想和泰迪犬创造和谐相处的关系吗
想和泰迪犬创造和谐相处的关系吗
创造和谐的关系,从我们和泰迪在一起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这和谐是随着一天、一天地积累形成的。
毕竟,人狗语言不通,自己也不是宠物领域的专家,我们对很多动物行为,尤其是泰迪犬行为上的个体情况,需要一个熟悉的阶段,所以从和谐入手,快乐才能更多,快乐的时间才能更长久。
1.声音的和谐

在我们和它们生活的世界中,它们对我们存在“绝对”的依赖。
也就是说,狗狗永远不会背叛我们。
忠诚是狗狗的美德!
泰迪犬对声音的敏感众所周知,任何响动,都会引起它们的关注和警惕,它们也会将声音变成记忆。
这样我们对它说话,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说话的场合,都要把握不让它收到刺激。
想通过大声斥责树立“威信”,将会很难形成声音的和谐。
泰迪犬的“汪汪”叫,其实也是“狗语”,可惜我们听不懂。
不过,日子久了,我们也能揣摩出其中的意味。
同样对我们的语言,泰迪也会慢慢揣摩出我们的态度,况且还有眼神、手势、肢体语言,这些都帮助它做出判断,从而正确地“回应”我们!
2.关系的和谐
在我们和泰迪犬的关系中有着一条鲜明的纽带,那就是食物。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多数狗狗也很难抵御住“食物的透惑”。
而食物既有可能成为促进和谐的神奇魔力,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娇纵性格的“变相”诱因。
给予食物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什么时候给、给多少、怎样个方式给、什么场合给,这些也都成为了泰迪宝宝的无限期盼。
要维系和谐的关系,充分利用它的渴望,才能一步一步地达到我们的希望,做到我们的要求,得到我们的鼓励和奖赏。
不能为了讨泰迪“欢心”就随便给泰迪零食吃。
所以不能它要,我们就要给,如果形成了这个习惯,在有等级观念的狗狗眼里,我们的地位会变得非常卑微,甚至于会“骑在”我们“头上”了,还有什么“和谐”可言呢?
3.生活的和谐
泰迪犬无论作为我們的朋友、伙伴甚至是亲人,在一起的时间不比我们和家人相处得少。
好像有一天不见,就会想个不停,每天相见都伴随着一番“亲昵”。
不过,无论如何,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有职业、有交际、有亲友、有更多的事情和生活。
切不可为了泰迪彻底把我们拴在了“两点一线”上。
哪里都不再敢去,做什么时间长一点就不安,怕家中的狗狗会寂寞。
如此的“和谐”生活,与其说是快乐,还不如说是快乐的烦恼。
我们一直在倡导狗狗的社会化培养,狗狗的世界也要存在相对的自我独立、自我娱乐、自我生活。
给予它们的空间越大,我们的空间也就越大。
即使是短暂的分离,也是为了在一起时享受更多的快乐。
作一个更加成熟的养宠人,和谐生活将变得充满自由和希望。
我们可能是追求完美的人,对于事业、家庭、感情、自我都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的过程没有错,真正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
对于泰迪而言,一两个动作没有做到位、一件事情没有做成功,应该不算大问题。
况且对一只家庭中的狗狗,真不必求全责备,追求完美!
当然,另外的极端就是对狗狗放任自流、无所约束。
这样的后果更加可怕,我们的烦恼也将层出不穷。
归结起来,狗狗是无辜的,只是我们没有尽到主人的教育责任,将“不完美”进行到底!
和谐的生活,简单地说,就是狗狗社会化程度的标志。
让我们一些时间陪伴在狗狗身边,认真而耐心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有的放矢地培养它们。
引导它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再学习。
使我们的泰迪犬还不够完美,也不必在意,我们不是要和一只机器狗相伴。
正是这种“不完美”,会带来更多的乐趣,更多的快乐还有对和谐的憧憬。
泰迪犬训练
1、前来这一科目训练的目的是使犬在任何情况下,能根据主人的手势和口令,顺利地来到主人左侧坐下的能力。
训练时,先唤犬名以引起犬的注意,然后发出口令来,右手做来的手势,同时左手拉训练绳并向后退,以使犬前来,当犬来到主人前时,应及时奖励,这样经过多次训练,犬即可按口令前来。
但应注意,有的犬往往听到口令或看到手势而不来,此时,主人一定要耐心,想法采取一切足以使犬兴奋的动作,如后退、拍手蹲下和向相反方向急跑等,促使犬前来,切不能用突然的动作去抓犬或追捉,否则会使犬受到影响。

有的犬受到新异刺激后,不但不来,反而到处乱跑。
此时应抓住训练绳,并用威胁的口令,右手做前来的姿势,令犬前来,当犬来到身边时,应及时奖励。
2.随行训练的目的是养成犬根据主人的指挥,靠近主人左侧并排前进的能力,并保持在行进中不超前、不落后的正确姿势。
训练时,先在清洁平坦地面,令犬游散一会儿,用手拉住牵引带,唤犬名引起犬的注意,发出口令靠的同时,用左手把牵引带向前拉,以较快的步伐前进,每次行走不少于100米。
当犬出现超前或落后时,立即发出靠的口令给予纠正,并拉牵引带1次,给犬以剌激。
为了形成手势的条件反射,可用右手拉好牵引带,并放长些,当犬一旦脱离正确位置时,在发出靠的口令的同时,用左手拍一下自己的左大腿,这样反复多次训练,即可形成条件反射。
当犬能不用牵引带而根据口令正确地随行时,可进行变换速度、方向的训练及较复杂环境的训练,当犬受到新异刺激不执行口令时,即可发出威胁音调的口令,并配合用猛拉牵引带的剌激纠正之。
3.衔取衔取是多种使用科目训练的基础,也是玩赏犬经常训练的一个动作,其目的是训练犬将物品衔给主人。
衔取训练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动作,包括衔、吐、来、鉴别等内容,因此,训练时必须分步进行,逐渐形成,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应训练其养成衔、吐口令的条件反射。
训练的方法应根据犬的神经类型及特殊情况分别对待,一般多用诱导和强迫的方法。
在用诱导法训练时,应选择清静的环境和易引起犬兴奋的物品。
右手持该物品,迅速地在犬面前摇晃,引起犬的兴奋,随之抛出1~2米远,立即发出衔的口令,在犬到达要衔的物品前衔取时,再重搬出衔的口令,如犬衔住物品,应给予好的口令和抚摸奖励,让犬口衔片刻,即发出吐的口令,主人接下物品后,应给以食物奖励。
反复多次后即可形成条件反射。
有的犬须用强迫法训练。
此时,令犬坐于主人左侧,发出街的口令,右手持物,左手扒开犬嘴,将物品放入犬的口中,再用右手托住犬的下颌。
训练初期,在犬衔住几秒钟后即可发出吐的口令,将物品取出,并给以奖励。
反复训练多次后,即可按口令进行衔、吐训练。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衔取抛出物和送出物品的能力,以至训练犬具有鉴别式和隐蔽式衔取的能力。
在训练衔取抛出物时,应结合手势进行,当犬衔住物品后,可发出来的口令,吐出物品后要给予奖励。
如犬衔而不来,则应利用训练绳掌握,令犬前来。
4.吠叫先令犬坐下,把牵引带的一端拴在牢固的物体上,发出叫的口令和手势,同时用食物在犬的面前引诱,由于食物的剌激引起犬的兴奋,但又吃不到食物,犬就吠叫。
初期应在吠叫后给食物奖励,以后应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奖励,以养成只听口令和看手势就可吠叫的要求。
另外,也应培养犬对衔不着或衔不动的物品以发出吠叫的方式表示的能力。
为此,可利用犬最兴奋的物品,放在犬衔不到的地方,令犬去衔取,并发出叫的口令,如能叫立即给以奖励,并将物品拿出让犬衔取。
这样反复多次,即可培养出犬对衔不着或衔不动的物品以吠叫形式表示的能力。
5.安静训练这一动作时,另一人先以鬼祟的动作接近犬,当犬欲叫时,主人应发出静的口令,同时做手势,并轻击犬嘴,禁止犬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