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龟能长多重
中华草龟能长多重
中华草龟能长多重,很多人觉得养殖一直中华草龟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其本身的价值非常之大,而且也非常漂亮,但大家都知道中华草龟到底能长多重吗?还有中华草龟的生活习性又有哪些呢?这些都是我们在养殖中华草龟之前需要了解的。
中华草龟能长多重?完全成熟体公龟250克左右,养龟不少年了,中华草龟公的超过500的很少见。
中华草龟基本介绍:

中华草龟(学名:
Chinemysreevesiis)俗称乌龟,是我国龟类当中分布最广,在国际市场上,中华草龟十分畅销。
日本、菲律宾以及欧美各国人民将其视为象征“吉祥,延年益寿”之物。
中文学名:
中华草龟,别称,乌龟、金龟、金线龟、墨龟、泥龟、山龟、臭青龟、长寿龟。
草龟全身是宝,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奉为食补和药补的上上品,常用来煲汤。
李时珍说“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长龟,介虫之灵长者也”。
草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它们受到过度捕猎所威胁。
而对香港及中国大陆而言,草龟有人工繁殖的市场,所以市面有大量的草龟提供给饲养者。
自然界中草龟的动物性饲料主要为蠕虫、小鱼、虾、螺蛳、蚌、蚬蛤、蚯蚓、动物尸体及内脏、猪血等;
植物性饲料主要为植物茎叶、瓜果皮、麦麸等。
中华草龟生活习性:
中华乌龟属水栖、也能上陆爬行动物。
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
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
性情温和。
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是杂食性动物,以动物性的昆虫、蠕虫、小鱼、虾、螺、蚌、植物性的嫩叶、浮萍、瓜皮、麦粒、稻谷、杂草种子等为食。
耐饥饿能力强,一个月不食也不致饿死。
为变温动物。
水温降到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
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
乌龟的生长较为缓慢,在常规条件下,雌龟生长速度为:
一龄龟体重多在15克左右,二龄龟50克,三龄龟100克,四龄龟200克,五龄龟250~350克,六龄龟400克左右。
雄龟生长慢,性成熟最大个体一般为250克以下。
食谱蠕虫、螺、虾、小鱼等,乌龟食性较广,稻谷、小麦、豌豆、小鱼、虾、昆虫、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鱼、小虾、玉米和虫类。
中华草龟如何养
中华草龟如何养,如果你想要养殖一直中华草龟,那么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并不是去市场上买一只回来,而是先需要对中华草龟的养殖有所了解,比如中华草龟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养殖技术等等,只有你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才考虑去买一只回来养殖。
养殖技术自然孵化有2种方法:
①在亲龟池向阳的墙脚下挖20~40厘米宽、20厘米深(长度不限)的砂坑;

然后用黄砂将坑填平,将龟卵按1厘米的距离,排在砂土里;
保持一定的湿度,由太阳照晒增温,50~60天时间即出稚龟。
②在亲龟池周围堆若干个小砂堆,让成熟的种龟夜间爬上岸,在砂堆处挖穴产卵,任其自然孵化,大约50~70天即出幼龟。
人工孵化将采回龟卵放在高25厘米(长度不限,宽度因地制宜)的木箱中,箱底钻若干小孔,底铺15~20厘米的砂,将龟排在砂中,再向卵上撒2厘米左右厚的细纱,砂上盖湿毛巾,保持室内湿度25~35度。
空气干燥的晴天,每天向砂洒水1~2次,空气湿度较大,可减少洒水次数。
箱上盖好湿布,在稚龟出壳时,可防稚龟逃跑,防敌害侵袭,防蚊虫叮咬,这样50~60天稚龟出壳,出龟率达90%以上。
养殖环境应选择避风、向阳、灌水方便处养龟池:
①土地。
一般水深1~1.5米,池底坡度为1:
2或1:
3要设进、出水口。
池内用约占池面积1/3的地方放养浮萍、水花生或水葫芦遮荫,池周围砌0.5~1米高的墙,墙基入土30厘米,防龟外逃。
墙内留长1.5米、宽1米左右的空地(面积大可留几个);
或池中留一个约占总面积5%左右的小岛,在空地河小岛上堆积适量砂供乌龟产卵。
②水泥地。
池深1.3~1.5米,水深0.5~0.8米,泥土20厘米,池内要有排灌方便的进出水口,池中设小岛,岛上长杂草,草丛中放砂堆。
成龟池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5~7只,最多不超过10只。
龟鳖的生存空间决定它的健康成长,并直接影响养殖效果。
因此,养殖场要求挑选坐北朝南、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丰富、引排水方便,又无污染、无喧闹的地方。
龟鳖的生活环境因素诸多,养殖水是龟鳖最直接、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条件。
对养殖水的要求,①水源应没任何有害污染(其中包括工业化学污染、生活脏水污染和农用药物污染等)。
②对水体要进行经常性的监控和调理。
防止有害物质产生,避免水体腐败变质,防止诸如铬、镉、酚、醛、氢化物、硫化物的产生或渗入,否则将威胁龟鳖的生存,也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对此,应注意调理好水体的清晰度、透明度;
降低氨氮,增加溶氧,调理和利用好藻类植物。
无公害仿生态环境的营造:
龟鳖池周围留出一带陆地,种植些小草和小树,并铺上沙带。
这样既可调节龟鳖塘周围的气温,供龟鳖夏天上岸遮阴,还可供其产蛋和低温时晒背。
龟鳖池植入少量(1/3左右)的水葫芦或水浮莲,一方面可以让其吸收水体中的有害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抑制水中的氨氮浓度,控制水体肥度,同时在夏季也可降低和稳定水温。
另外还为幼龟鳖提供栖息、晒背的场所。
对亲龟、亲鳖来说,更是遮荫交配的去处。
池中套养罗非鱼、鲫鱼、鳜鱼和黑鱼,每平方米约放养1~2条,不仅可借此翻动底泥,加速有机物分解,并吃掉部分龟鳖的粪便及某些其它鱼类难以消化的藻类,还能加速水体能量循环、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水位要求草龟水性一般,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露出水面的石头或平台,水可以很深(水深一点确实观赏性强,而且水质也不容易恶化,还可鱼龟混养)。
但是,水若深龟势必多消耗体力去水面换气,这样对龟造成过量的体力消耗。
对于体质不好的草龟,也有呛水、溺水而淹死的可能。
还是应该留一小块刚过背的浅水比较理想。
草龟毕竟喜水,小苗的时候水深过背就可以。
简单养,水超过龟壳1cm就行,要想深水养,可考虑在水中搭一块“陆岛”给龟用!形成深水区、浅水区、沙地、晒背石等,让它们能上来休息、换气和晒壳,这才是龟理想的养护环境。
换水次数水龟不断排泄粪便,水中残留的饵料也在不断地氧化和腐烂,所有这些都会产生有害物质,使水质变坏,影响龟正常的活动,使龟患病以至死亡。
所以要经常的及时的给其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使龟龟能正常地生长。
很多龟友都认为养水龟的水应该是越干净越好。
其实不是那样。
自然界的水中有些细菌是正常的。
其中有些细菌是对草龟有益的。
自然界的龟,因为其体内的细菌保持平衡而得以维持健康状态。
如果人工饲养情况下,龟体内没有了有益菌或平衡被打破,则会导致龟生病或营养不良。
换水分部分换水和全部换水。
部分换水又叫“兑水”,就是用虹吸管将鱼缸底的龟粪便、残饵料及其它污物吸出。
吸水量以缸内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为宜,大鱼缸则可少吸一定的比例,总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脏水吸出后,要加入同量、同温的经过晾晒或化学除氯的新水,若水温低,可加开水或用加热器将水加热至缸里水温为止,再将新水兑入缸内。
兑水的次数以秋冬季每周二次为宜;
春夏季每周三次为宜。
全部换水是缸里污物较多,水草和底沙需要重新清洗时所应进行的,全部换水应将鱼缸里所有设备全部取出,将水草拿出,将龟龟全部捞出,暂时放在与原水同温的其它容器里,用海绵或沙布将缸壁及缸底擦洗干净,然后将水全部吸出。
必要时再用少量浓盐水清洗一遍、再用清水冲洗一遍。
底沙及水草都应清洗一遍,底沙最好用浓盐水洗一遍,然后冲净,再重新装缸。
全部换水的次数以两周至一个月一次为宜,但若水质发生变化则应随时换水。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容器中有过滤器则不必每天换水,通常每半月更换1/2或1/3的水,再增加新鲜水即可。
但如果龟在缸中饲养同时在同一个缸中吃食,吃剩的食物很难清理干净或者会污染水质的话则应酌情增加换水次数。
也可以每天换1/3的水。
如果没有过滤器,则应视水的干净程度而定。
如果要全部更换水,则最好将自来水晒两天以达到除氯的效果。
彻底换水一般在夏季每10~15天换水1次。
若水色为褐绿色或蓝绿色,表明水质过“肥”,应及时全部换水。
6~9月,因温度较高,换水宜在喂食后3~4小时进行。
冬季,龟冬眠期可少换水或不换水。
水温要求立春以后,天气逐渐变暖,草龟也逐步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生长发育和繁殖。
养龟生产的实践证明,草龟的生长与水温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什么温度下草龟生长最快呢?将成龟和稚龟分别放在23℃、26℃、29℃、32℃、35℃五个温度组下各饲养30天,结果表明;
成龟(雄)在23℃~26℃时增重明显,以23℃时生长最快,26℃时次之,35℃时最差。
成龟(雌)在23℃~29℃时增重明显,以23℃时生长最快,29℃时次之,35℃时最差。
在相同温度23℃和饵料一致的条件下,雌龟比雄龟生长快34.2%。
稚龟则以26℃时生长最快,29℃时次之,35℃时最差。
水质要求草龟属于水龟,用肺呼吸,因此对水的依赖就是很自然的了。
有趣的是,草龟的饮食与大小便基本都在水中进行。
因此如果想饲养草龟,别忘了给它创造一个有水的环境。
草龟生活的水体要清新,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龟是变温动物,水温变化对龟体温度的变化有直接影响,因此,水深要随季节而增减。
春季温度较低,水要浅,一般0.5米左右;
夏季温度高,水要深,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又要浅;
冬季水位要稳定,因为龟的体温随气温、水温的升降而变化,如果气温剧烈下降,水位时高时低,龟只能用自身积累的营养物质来调节体温,当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尽时,就会死亡。
一般饲养水龟多用自来水,基本上属于中性水,其硬度、酸碱度都符合饲养水龟的要求,所以这方面不必过多担心(除一些例外品种,如钻文、玛塔、日本石龟、钉颈等)。
但是,自来水用来饲养水龟时,要留意水里的水锈,主要方法是晾晒法、化学法。
晾晒法:
放置2天,以除去水中的漂白粉,或在缺光处晾4~6天才可使用。
化学法:
即用硫代硫酸钠除氯,其比例为每10公斤水加1克硫代硫酸钠,搅拌溶解后,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