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温度对黄缘龟的影响
光照温度对黄缘龟的影响
黄缘龟颜色鲜艳,是不少龟类爱好者极为喜爱的宠物,在黄缘龟的饲养中,光照和温度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应该说黄缘龟对外部环境还是十分敏感的,所以我们在平时饲养中也要注意这些方面,以免带来不利的后果。
一、环境
温度的变化对黄缘生命活动的影响非常显着黄缘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而光照强度的改变会引起温度的变化,与恒温动物相比,黄缘的产热过程缓慢,产热量也较低,而且缺乏保持体温的结构。
黄缘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5—33℃,活动的温度下限为15℃,当其生活的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进入“伏夏”。
结论:
由此可见为了给缘补充紫外线而把缘暴露在太阳底下是有悖它们天性的,缘会抗拒的跑开;
而如果把缘放在容器中强行进行日光浴,一旦量掌握不当也是相当危险的。
而另外一种为了给缘补充紫外线而使用UVB灯强行照射的方法也可同理见得。
二、光照强度
对黄缘的基本生命活动影响十分明显黄缘怕强光照射和刺激,自然界中当太阳出来时,黄缘就会躲藏在阴暗潮湿处,光照迫使它们在早晚和夜间活动,多在白天休息,故称黄缘喜暗光,厌强光。
但并不是说黄缘不需要光,而是应有较弱的散射光。
当光照强度在30—400lx时,个体的单独活动加强,黄缘的活动量最大,几乎所有龟均离开龟巢,到池内爬行,进行觅食、饮水、以及交配产卵等活动。
光照强度小于3Olx时,活动量稍有下降;
光照强度达到50lx时,龟摄食量最大;
光照强度达到400lx以上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龟的活动量逐渐减少;
光照强度超过3000lx时,只有少数龟在池中活动,大部分龟均进入阴暗的龟巢,形成集群堆积现象;
光照强度达到4500lx以上时,黄缘基本上停止活动,或潜入水底,或钻入沙中和泥土。
如未设置隐蔽处,龟则表现焦躁不安,围绕池边爬行,寻找阴暗的藏身地,一旦找不到阴暗处,则集中在池子一角,并且互相重叠成堆,将四肢、头部全部缩入壳内。
黄缘的摄食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符合S型摄食曲线,其摄食活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在白昼进行,但仍以黄昏和夜间群体的摄食量最大。
根据动物学专家之前研究,具有S型摄食曲线的动物,除了依靠视觉摄食外,尚有其他感觉在起作用。
三、冬眠
每只黄缘从出壳开始第一关要面对的生死考验就是冬眠。
自然界里黄缘的幼体越冬死亡率超过50%,包括冬眠前,冬眠中和冬眠后的各种自然淘汰。
冬眠时多隐蔽在阳坡,有杂草细枝落叶等堆积物之下。
出眠期一般在4月旬。
经过一定时间的冬眠才能促使性腺发育成熟,具备繁衍后代的能力。
四、温度与日常活动:
黄缘龟白天多隐藏于树根下,石头缝等比较安静、阴暗的地方,其昼夜活动规律随季节而异6~8月气温较高,以夜间活动为主;
4~5月和9~月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活动少,中午前后活动较多,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多在山阳坡,隐藏于草堆中、烂树叶下。
黄缘龟肠胃炎
黄缘龟肠胃炎,黄缘龟身上的颜色非常多样,是非常漂亮的一种乌龟。
黄缘龟的常见病状有肝炎、腐甲、肺炎等,其中肠胃炎是黄缘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发原因通常在于黄缘龟所吃食物不够干净所致。
但是不要担心,采用正确方法黄缘龟的肠胃炎很快就会好。
黄缘龟肠胃炎
主要症状(肿前腿,后腿,拒食,精神萎靡不振,四肢无力等)主要起因:
1。
喂食过饱,导致消化不良。
2。
食物不干净,引起病菌感染。
3。
刚喂过食,碰到气温突变。
如果是纯粹的消化不良是比较好治疗,效果也快,主要症状会有腿无力,肿腿。
黄缘龟肠胃炎防治方法
早期发现可用吗叮啉加生理盐水化开,(按500克的龟来算用一粒的十分之一的量)通过针筒打到嘴里口服,促进消化,同时喂点呋喃唑酮(按500克的龟来算用一粒的三分之一)正常情况两天内会治愈(早上),如果发展成肠炎了,腹中有食物的话,先喂吗叮啉促进排便,再要用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用1ML或2ML注射器)。
按500克的龟来算用0。
1的庆大霉素加上0。
1的生理盐水(晚上)。
一天一次,效果不错,肌注两天会有明显效果。
同时保持干养(以湿手巾包住它,每天喂生理盐水或凉开水0.5ML),一天泡20分钟的药浴(呋喃唑酮)一星期左右能完全康复。
(注意:用药不能过量,否则死得更快!)
黄缘龟其他疾病
肿脖子。
这种病的发病率仅次于肿腿,这和周婷说的鳃腺炎又不相似。
发病时只有脖子肿大,肢窝没有鼓起,四肢无力,精神还不错。
但是病态有点吓人。
可用土霉素溶液浸泡半个小时,(5千克水放土霉素片2粒)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按500克的龟来算用0。
1的庆大霉素加上0。
1的生理盐水。
一天一次,一周可恢复发病时脖子肿大恢复后,走路呼呼生风。
肺炎。
这种病多发于春初季节,主要是温差过大引起的。
病龟拒食,精神萎靡不振,四肢无力,不爱爬动,有鼻涕。
病重时,低头,呼吸困难,因鼻孔堵塞只能张口喘气。
可用0。
1的庆大霉素加上0。
1的生理盐水。
一天一次,视病情5至10天可恢复。
也可用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