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毛龟怎么培养出来的
绿毛龟怎么培养出来的
首先需要将生姜汁擦拭到龟甲上,然后进行晾晒至干燥,然后准备基枝藻捣碎,直接将基枝藻涂抹到生姜汁上面,再用清水饲养。
偶尔投放钾肥、维生素,能使基枝藻生长,期间保证水质清澈,正常喂食,每日进行日晒,一月左右就可培养绿毛龟。
培养绿毛龟的方法

首先需要将龟的背部擦拭的粗糙,然后再将生姜汁涂抹到龟的背甲上,让背甲上分泌的粘液方便水藻生根。
然后还需要将龟放在阴凉的位置晾晒一会,直至龟甲干燥。
为了能让龟更快的长出绿毛,需要先将基枝藻捣碎,然后将捣碎的基枝藻均匀的涂抹在龟甲生姜汁的上面。
此后再用清水饲养龟,将水中尽量多放几块自然砂石。
若是水质保持清澈,然后还能保证正常喂食,偶尔加入适量放钾肥、维生素等,帮助龟身上的基枝藻生长,每天进行一定的日晒,大概一个月左右就会培养出绿毛龟了。
绿毛龟的培育方法
绿毛龟的外形很特别,它们的背甲上覆盖了大量的绿色被毛,使其整体看起来非常漂亮。
而且它们还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是一种经济价值非常高的一种龟类。
因此很多人也就开始了大量培育这种宠物龟,那么绿毛龟的培育方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说一下。
1.先把黄喉水龟背壳用砂布擦粗糙,再用清水洗净,投入水缸、鱼缸或其他容器里,放入清水淹至龟背3厘米以上。
2.从湖泊、河流或溪水中的石头上及其他固体物上采集基枝藻,用锤子砸烂后放入龟缸中,以增加藻孢子细胞的浮动范围,为藻细胞附生创造条件。
3.把基枝藻放入龟缸后,每六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质清洁。
定时投入龟爱吃的昆虫、蚯蚓、小鱼、小虾等新鲜的小动物和豆类食物。
并加入少量的氮、磷、钾化肥和维生素,促使基枝藻萌发和扎根。
4.龟缸每天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左右,中午不宜晒。
水温保持在15℃至30℃,冬季保持在5℃以上。
如果在5℃以下时,要在容器上加盖保温物,或采取生高室温等措施,以免龟受冻害。
夏天龟缸中的水温不能超过35℃,以免基枝藻变色。
通过上述方法的培育,一般龟背上在35天左右即可冒出短绿绒毛,在经过大约3个月的时间,背甲上即长满了浓密的绿绒高毛,非常好看。
静浮时,犹如镶嵌在白玉中的一块翡翠;
在清水中蠕动时,如同一团青苔沉浮,绿毛轻漾,恰如一朵青云飘忽,令人心旷神怡。
此时,绿毛龟就算培育成功了。
五种常见的绿毛龟疾病防治
素有“永恒的春天”之称的名贵观赏动物绿毛龟,它与白玉龟、双头龟、蛇形龟并称我国四大奇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它具有通灵之性,东南亚一些豪商奉养它用来旺财,欧、美、日、韩等国把它视为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的象征,绿毛龟融宇宙万物精华于一体,它是万物之灵,是天然的活艺术品,并荣登国家元首馈赠礼品的宝座。
可是,绿毛龟抗病力很强,一般不会发病,但管理不善也会得病,常见病有以下5种。

绿毛龟病
龟腹甲的一块或数块角质盾或椎盾腐烂发黑,严重时腐烂成缺损状。
一般认为是细菌龟所致,仅发现黄喉龟患病。
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用100g/L的食盐浸泡养殖池30min:
用碘伏涂抹感染处,涂抹时要注意,一是不能涂抹到基枝藻上,二是不能将碘伏流入龟的鼻孔;
或用0.6g/m3的氯杀王溶液每天浸泡
5h,每天浸泡1次,连续3d。
白眼病
病龟眼部发炎充血,逐渐变为灰白色而肿大,鼻粘膜继而呈灰白色,严重时双目失明,呼吸受阻而死亡,发病后,病龟常用前足擦眼部;
不能摄食,身体瘦弱。
据报道此病可能是水质碱性过重,眼鼻受刺激发炎,继而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发病期间投喂牛、猪、羊肝,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用100g/L食盐水浸泡养龟容器30min。
用0.5%的磺胺噻唑涂抹患处;
每天涂抹1~2次,直到痊愈为止。
涂抹时注意不要把药液涂到绿毛龟的丝状藻上,以免药液对龟背基枝藻和基枝藻造成不良影响。
用麦迪霉素溶于饲养水中,每日每缸1片,隔日1次,3次即可见效。
衰败病
病龟体表的绿毛由黑绿色、翠绿色,逐渐变为黄绿色、淡绿色甚至黄色,严重时丝状藻大量死亡脱落。
一般由光照不足和水质不适宜所引起。
防治方法是控制水质至中性或弱碱性,以pH值7~7.5最佳。
如水质pH值在6.8以下,可放食用碱或硼砂调节至
7,如水质pH值在7.5以上,可放少量米醋或食用醋精调节至中性。
增强光照强度和时间,如因长期阴雨,光照不足,可在室内用日光灯和普通电灯弥补。
可以用60W电灯泡,离水面
10cm,照射2~3h后,如看见丝状藻上出现小气泡上浮,表示光照强度够了,每天光照6~8h。
如果照射后,没有出现气泡,就要增加电灯泡的瓦数和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斑秃病
龟背甲的丝状藻类丛中秃了一块或象被割除了一块。
病因有二,其一是绿毛损伤造成的秃斑;
其二是摇蚊幼虫藏于龟背甲的丝状藻类丛中吞食藻类,造成的斑秃病。
前者只要保持损伤处不被细菌感染,在有光照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自然就可以长出新绿毛。
后者则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养殖用水最好用井水,如用湖水、河水,应沉淀2~
3d,使水中的摇蚊卵块、小幼虫沉淀在水底,仅用上、中层清水,防止摇蚊的卵和幼虫被带入养殖水体;
投喂水蚯蚓时,要充分洗净,不把摇蚊幼虫带入容器:
梳理龟的丝状藻类时,要仔细检查,一旦发现摇蚊幼虫,要用镊子夹出。
肤霉病
水霉菌及棉霉菌在绿毛龟因冻伤、机械损伤等皮肤受伤处侵入。
多发生在腹甲。
龟体瘦弱,食欲减退,在皮肤损伤处有灰白色的菌丝体,严重时病灶部位伤口充血或溃烂。
以越冬期的春季较常见。
防治方法是龟在转运换水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龟体受伤,用400~500g/m3的食盐和400~500g/m3的小苏打合剂对容器和病龟进行浸洗消毒。
用“水霉净”调和成糊状抹感染处,一般涂抹后待上1~2min后,将龟放回容器中饲养即可,每天涂抹一次,一般坚持涂抹一周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