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拟水龟饲养环境
黄喉拟水龟饲养环境
黄喉拟水龟饲养环境,黄喉拟水龟的庭院饲养的方式很多,既可在家庭的院子里建池也可在楼里用铁箱养,还可在楼顶建池养。
但为了观赏和管理方便一般都喜欢在院子和阳台上建池饲养。
1.种苗选购

选购黄喉拟水龟种苗的质量要求与选购红耳龟一样,不但要品种纯,体质好,在规格要求上,不是太严格,一般初养者最好选择经过人工培育后已长到50克以上的用来庭院饲养,如有养殖经验和有培育条件的也可直接购进刚出壳的稚龟自己来培育,因黄喉拟水龟稚龟价格比经过人工培育的龟苗要便宜得多。
只是稚龟在运输上如是长途运输一定要要注意保护。
2.种苗放养
黄喉拟水龟在放养前也要做好池塘消毒,设施清整和放水,具体方法同饲养红耳龟,放养密度为100克以下的每平方米放养15只,1O0~30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10只,300~500克的每平方米放养5只,5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放养2只。
放养前龟体要求用2%的盐水浸泡5分钟消毒,也可用市售的聚维酮碘溶液按产品说明进行消毒。
放养时同样不要直接倒到水中,以免龟呛水死亡。
3.饲养管理
(1)投喂
黄喉拟水龟室外庭院饲养的投喂不同于室内,投喂应设饲料台,饲料台一般设在假山边上较隐蔽处,为防止其他鸟类飞来吃料,应在饲料台上设防护网,黄喉拟水龟室外投喂的饲料很多,如人工配合颗粒料、新鲜的动物性饲料和一些瓜果菜草乌龟都爱吃,但目前用人工配合膨化浮性饲料的比较多,但笔者的经验如有条件最好还是喂螺肉,实践证明喂螺肉不但生长快,养成的黄喉拟水龟质量好色泽艳丽,而且产蛋受精率也比投喂饲料的要高。
庭院饲养黄喉拟水龟一般正常气候每天投喂2次,上午投喂人工饲料或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龟体重的1.5%。
下午投喂植物性饲料,投喂量为龟体重的10%。
投喂后2小时清理残饵。
(2)换水
庭院换水一般因在室外,池水较多面积较大,而且水质受气候影响会有变化,所以有条件的可采用小流量长期流水法来保持水体良好,如无此条件的一般以水体透明度低于25厘米时换水,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为了减少换水,一般在池中种植大量的观赏性水生植物,以美化环境和改良水质,效果也很好。
黄喉拟水龟的南北种群浅谈
黄喉拟水龟是生命力极顽强的龟种之一,耐寒、耐热、耐饥渴,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近热带及亚热带、溫帶的部份低海拨地区,在我国南方部份地区又称“石龟”、“石金钱”龟。
由于黄喉拟水龟的自然栖息地是跨纬度远距离分布,且分布的范围非常广阔,所以自然地形成了南北种群之间比较明显的差別。
这种差异也是龟类及所有兩栖类爬行动物为适应环境而经过漫长的岁月以及不断进化的结果。

自然界中生活的龟类,除了鹰嘴龟和鳄龟等少数较凶猛的品种外,大部份龟类应对天敌的进攻都是釆用被动防御的方式,所以龟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在动物世界中堪称刀枪不入的坚硬甲壳。
头、四肢及尾巴也都能缩回甲壳內;
合龟、闭壳龟属的种类更是把这一特殊功能发挥至极致,不但可以把头、尾部及四肢缩回甲壳內;
更可以把甲壳完全闭合,形成一个坚硬的整体;
令进攻的天敌无从入手,甚至能將天敌夹死。
研究证明:
龟类被动防御的另一大法宝,就是具有伪装和变色的功能,其中最经典的伪装专家要数“四眼龟”和“枯叶龟”等几个品种。
其他大部份龟的伪装功能都沒有枯叶龟它们那么出色,一般龟类只能根据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身包括头部、四肢、皮肤以及外壳的顏色。
这种变色也算是一种迷惑天敌的方法,这种变色的过程可能会是很漫长的,也可能会因各个体、各年龄段或各栖息小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但这种小范围种群的小差异与同品种远距离种群的大差別正好形成对照。
为人们对种群的划分以及对做好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帮肋。
黄喉拟水龟的体色变化以头部顏色的变化最快。
在活动頻繁的季节如改变黄喉拟水龟的栖息环境,也许只需数周或更短的时间,黄喉拟水龟的头部颜色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发现:
在黄喉拟水龟的原始栖息地,栖息在同一处溪流的大约相同年龄段的黄喉拟水龟,它们四肢及甲壳的顏色基本相同。
如栖息在布滿黒色鹅卵石的溪流中,黄喉拟水龟的壳色也会渐渐地变成黑色,看上去如同溪流中的一块鹅卵石,估计“石龟”的外号也是由此而生。
黄喉拟水龟的体色基本形成南深北浅的趋势。
甲壳颜色:南种的大都偏棕黒色、北种棕灰色的较为普遍。
头色:由南至北的顏色也是由深向浅的走向:深绿、灰绿、浅绿、越往北越偏黄色。
当然,同一地域的种群也会有一些差异,这除了龟类遺传基因的因素外;
和栖息地环境、食物及光照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气候环境的关系,黄喉拟水龟的体形大致可分为兩种:南部和北部的黄喉拟水龟体型较细小、分布于中部也就是亚热带地区的黄喉拟水龟体型较大。
这是因为热带夏天高溫炎热;
而溫带冬天寒冷,每年较长时间的夏眠及冬眠都使生长速度放缓下来。
而栖息于亚热带一带的黄喉拟水龟,由于生长周期比南北方的都长,所以个体的体型都比较大。
龟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因为底板都紧贴地面,不暴露给天敌,也就失去变色伪裝的迫切性。
龟类底板色斑的变化是最小的,过程也最漫长。
许多分布范围较狹窄的种群,底板的色斑基本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鉴別底板斑纹也是人们区分龟类各种群的重要手段之一。
南北种群的黄喉拟水龟底板斑纹差异在同种属的龟中算最大的,这与黄喉拟水龟跨纬度远距离分布有很大关系。
当然形成今天这种差异也是适应环境的需要,是黄喉拟水龟在原栖息地经近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化才演变成现貌的。
黄喉拟水龟的底板:
分布于最南端热带雨林地区的一种黄喉拟水龟,是黄喉拟水龟中最原始最古老的品种,民间素有“古石龟”之称。
这种黄喉拟水龟最大的特征,就是有一副几乎是全黒色的底板。
因为和三线闭壳龟的黒色底板很相近,所以两广民间亦称这种全黒色底板的石龟为正宗“金钱底”;
也是南方部份地区把黄喉拟水龟统称:
“石龟”和“石金钱”的原因之一。
这种“古石龟”大都栖息于漂离大陆的沿海岛屿、或半岛中近海的一端,数量稀少并不多见。
也是民间养龟人家虽然偶能收得,但是从来未见有繁殖报告的原因。
分布于偏南方亚热带一带的黄喉拟水龟底板黒斑的斑块,比分布偏北方的溫带黄喉拟水龟的底板黒斑的斑块要大些,并成大弧度马蹄形;
而分布溫带的北种黄喉拟水龟的黒斑块较小,成无弧度的直排列,且前后黒斑之间多数不连贯。
更有些北种黄喉拟水龟的底板,黑斑也逐渐退化成只有小点不明显的黒斑痕迹,或成完全无黒斑的底板,也就是很多养龟人视作较珍贵的品种,俗称“象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