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里的世界是什么颜色
猫眼里的世界是什么颜色
大多数人与猫之间的视觉差异源自光感受器的不同。
猫拥有200度的视野范围,猫眼的刷新率更快,能够看清高速运动的物体,但可能看见缓慢移动的物体就是在停止。
猫的夜视能力也是人类的6-8倍。

人的视野和猫的视野不同,其最大不同就是视网膜,视网膜在眼球壁的内层,含有视细胞。
视细胞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过神经细胞处理传送到大脑,我们就能看到世界的样子。
视细胞又分两种,分别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
而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较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粗略的轮廓,并且视物无色觉。
猫的视杆细胞比较多,而视锥细胞比较少。
人类与猫恰恰相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夜间视力不如猫,但我们分辨颜色的能力比猫要强。
视野范围:
我们从上图中可以发现猫眼更加聚焦,几乎达到了200度的视野范围,而人类的视野范围只有180度左右。
视觉敏锐程度:
猫要站在离目标6-7米左右才能看清物体,而人类可以站在30-50米外看清物体的大致模样。
这也是为什么上图中下方猫的世界如此模糊的原因。
色觉:
有些人误以为猫不能分辨任何颜色,他们认为猫只能看到灰色。
猫其实近似于我们人类中的色盲。
它们能分辨绿色和蓝色,但红色和粉红色它们几乎分辨不清。
例如紫色在它们眼中就和蓝色差不多。
上图就是我们眼中的夏天和它眼中的夏天。
距离:
猫就像我们人类中的近视眼,它们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这种能力或许更有利于它们近距离捕捉猎物。
夜间视力:
猫眼中的世界虽然没有我们人类如此丰富多彩,但上天是公平的,给了它们一双夜间也能看清物体的眼睛。
这是因为它们的视杆细胞较多,对光线十分敏感。
结果就是猫只需要我们人类眼睛所需光线的六分之一就能看清周围的世界。
猫视网膜后还有一层反光色素层,可以帮助它们提高夜间视力。
这层物质有类似于镜子的作用,将穿过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光纤再反射到感光细胞上,等于是给了光线第二次机会,小幅度提升了夜间视物能力。
上图就是我们家中的它晚上在广场看到的世界。

猫咪发出低沉马达声
猫咪在紧张、恐慌、害怕时发出低运动声音,是对对方恐惧和威胁的表现。
如果猫咪在突然接触到陌生人或陌生猫咪时发出这样的声音,建议立刻分开,避免打架。
因为猫咪比较敏感,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所以在猫接触到新东西之前,尽量有一个缓冲过程,避免突然接触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