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可以用自来水养吗
娃娃鱼可以用自来水养吗
娃娃鱼可以用自来水养,但是在饲养的时候,对于娃娃鱼的这个水质而有所需要注意的,不要盲目的饲养。
在饲养大鲵(娃娃鱼)室内饲养池的周年水温变幅要求比较平稳,在1-3月之间水温会比较低,在7-9月之间水温会比较高。
大鲵(娃娃鱼)喜欢堆集在鱼巢中而不大喜欢摄食,对于人工饲养的大鲵(娃娃鱼)水温应该保持在在10-24℃之间是比较适宜的。

pH值大鲵(娃娃鱼)饲养池水呈弱碱性,一般在7.3-7.4之间波动。
夏天pH值稍低主要是由于溶氧消耗大和有机酸增多的缘故,这有利于减少温度偏高引起的氨中毒。
大鲵(娃娃鱼)对碱性水十分敏感,pH值小于9时可导致大鲵(娃娃鱼)毁灭性的死亡,因此不可忽视大鲵(娃娃鱼)饲养池水的pH值的变化。
氯化物、硫酸盐和硅酸盐这三种盐在池中较稳定,主要受自来水的影响。
池中的Cl-稍比自来水中Cl-(14.5±1.5毫克/升)高,这是由于大鲵(娃娃鱼)排尿时带出部分Cl-在池水中积累的缘故。
Cl-过高易与NH4+形成有毒的氯气,因此Cl-应小于1000毫克/升为妥。
硫酸盐浓度大时,在缺O2和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易还原生成剧毒的
H2S,所以硫酸盐含量不宜过高。
池水中硅酸盐最稳定,与自来水中的含量相一致。
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大鲵(娃娃鱼)饲养池中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显著高于自来水中的含量。
这主要由于大鲵(娃娃鱼)以蛋白质含量很高的泥鳅为饵料。
其消化后的排泄物中
NH3、尿素成份含量较高,而室内池由于缺乏阳光无浮游植物和藻类利用NH4+,使得NH4+在池中积累,且氨氮又不稳定,在O2和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成NO2-。
NO2-—N在池水中不断积累与池水停留时间成直线正相关。
氨氮和亚硝氮在池中浓度达到一定时易引起大鲵(娃娃鱼)成批死亡。
因此通过换水降低NH4+—N和NO2-—N的浓度是改善大鲵(娃娃鱼)饲养人工生态环境的关键。
余氯如果余氯过高的话会对鲵眼睛和皮肤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自来水余氯在饲养池中经过大面积的曝气在1~2天内降至最低水平。
经周年测定大鲵(娃娃鱼)池夏天余氯稍高,在每升水体中约含0.32毫克。
通常每升水体中含0.05~0.5毫克的余氯含量对于大鲵(娃娃鱼)生长发育是无影响的。
饲养娃娃鱼,还需要注意饲养水温的问题。
娃娃鱼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它是现在两栖动物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正在濒临灭绝。
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的经济价值较高,由于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娃娃鱼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
为了保护这一资源,已将娃娃鱼列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
娃娃鱼有哪些价值?
大娃娃鱼一般体重5~25千克,经济价值较大,食用可以强壮体质,能有效地防治贫血、月经失调等症。
娃娃鱼的皮厚实坚韧,可以用以制革,还可制成治疗灼伤的药物,也可治疗小儿嗝食之类的胃病,胆汁能解热明目。
娃娃鱼有哪些种类?
娃娃鱼现有2种,即日本大鲵和中国大鲵。
日本大鲵产于日本本州岛南部及四国、九州岛。
中国大鲵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黄河、珠江中下游的支流中,分布广,数量多,但由于经济价值和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野外种群数量很少。
野生的娃娃鱼是需要好好保护的,不要捕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