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鱼的外形特点
ID:3682872025-05-15关注人数:3004
蓝星鱼的外形特点
蓝星鱼最大的特点就是蓝星鱼鱼腹鳍已退化为长丝状物,所以蓝星鱼又名丝足鲈。
在蓝星鱼的体侧有三块非常鲜明的黑色圆斑,将蓝星鱼鱼体装饰的更为俏丽,所以蓝星鱼又有“三星鱼”、“蓝三星”的别称。
蓝星鱼体长可达10——15厘米,体高、侧扁,胸腹部至尾柄未端呈长弧形。

腹鳍长丝体胸位,臀鳍相应前位,鳍
基延长直达尾鳍基部,尾鳍短,略分叉。
通体蓝灰色,在鳃盖后、躯干中部和尾柄处有三块大黑斑。
各鳍淡黄色。
繁殖期臀鳍出现橙红色宽边。
蓝星鱼最适宜生活的水温是22——26℃,对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
有褶鳃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不愁税种缺氧。
杂食性,鱼虫、水蚯蚓、干饲料、虾蟹籽粒都摄食。
蓝星鱼爱静,不爱动。
因此,不宜与好动的鱼类混养,例如:
斑马鱼等。
体呈椭圆形,侧扁,头中等大,眼大,位于头侧中央,胸腹部至尾柄末端呈长弧形。
腹鳍胸位,已退化为丝达尾部,起触觉器官的作用。
成鱼体长约在10~15厘米。
其通体为蓝灰色,腹部为浅黄色,在弱光的照射下身体发出绮丽多彩的紫罗兰色,其体侧有3个黑色的斑点,背鳍、臀鳍和尾鳍灰色,各鳍上有白色珍珠状的斑点。
背鳍短而高,略带黄色,展开时飘飘如一面小旗。
臀鳍很长,自胸部往后一直延伸到尾鳍基部,淡黄色,有鲜丽的橙红色宽边,游动时酷似柔软的裙边在迎风飘动。
尾鳍浅叉状,基色浅黄而透明。
鳃盖部闪烁蓝色绮丽的光辉。

蓝星鱼的繁殖技术
蓝星鱼在6~7个月时已具备繁殖能力,但为了提高繁殖的存活率宜选择1~2年的鱼种作为亲鱼进行繁殖。
繁殖期间将水温控制在26~28℃之间并保证水温的恒定也能提高它的繁殖存活率。
在幼鱼生长期间需保证环境的稳定,并适当给它喂食蛋黄水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