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患有出血病怎么办
观赏鱼患有出血病怎么办
在养殖观赏鱼期间发现其有出血状况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观赏鱼得了出血病而造成的,养殖者可从鱼儿身体表面的鳞片出血、溃烂、或是鳞片掉落来判断鱼儿的健康状况,造成观赏鱼出血病的原因有很多,对症下药才能使其快递康复。
一、鱼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细菌性出血

常常因为水质恶化,水中氧气含量低,透明度低,有机代谢物多等造成鱼抵抗力低下,使各种有害菌积累逐渐增多,最后感染热带鱼。
多为荧光杆菌或者嗜水气单胞菌引起,这类疾病最为常见,,通常为全身性的出血。
另外许多大型热带鱼体表也常见有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出血斑块,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印病”了。
是由一种叫革兰氏菌引起的鱼病,可以在热带鱼的鱼缸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灯,并饲喂拌有呋喃唑酮的饵料。
2、病毒性引起的出血
弹状病毒引起的皮肤出血,颜色暗淡,严重的可在眼周出现血点,肌肉肠道也有出血点,后期鱼体贫血,肝脏和鳃都颜色暗淡。
3、打架咬伤而导致出血
受伤肯定是要出血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伤害,勤于观察,一旦发现后,要进行消毒措施,避免细菌的感染。
4、受环境刺激引起的应激性出血
这种现象也极为常见,如换水时温差太大,水的渗透压等,老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这都是引起应激性出血的原因,我们可以在水中或者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或者维生素C等抗应激的药物。
二、如何治疗鱼体出血
治疗出血病还是以防为主。
在饲养这些宝贝时,千万别伤了它们的鳞、鳃、鳍,同时应该跟上营养。
体格健壮,没有外伤,自身的抵抗力必然会增强。
如果得了出血病,要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1、盐水疗法
以2%-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10-15分钟。
隔日一次,直至病愈。
对病鱼实行单缸饲养,精心呵护。
2、呋喃西林药浴法
用0.01%~0.02%浓度的呋喃西林药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
隔日1次,直至病愈。
对病鱼实行单缸饲养,提供最佳的水质和最适水温。
3、红汞涂抹法
将病鱼置于较小容器中,将鱼体短时间离水,用棉球蘸红汞药水涂抹病鱼患处。
每日一次,直至痊愈为止。
病鱼单独饲养,提供最佳环境。
观赏鱼的出血病多发于夏季6月到10月份左右,炎热的天气也是观赏鱼发病的高峰时期,对于患有出血病的观赏鱼养殖者应积极治疗,而日常生活的预防工作也是不可避免的。
夏季如何预防观赏鱼缺氧
观赏鱼的防暑降温措施主要是把水位加深至35~40厘米,并尽量设法使水温控制在30摄氏度以内,使观赏鱼可潜入温度较低之深层“避暑”。
而彻底清污、勤换水和使用遮盖遮光网或苇帘,可减慢水温升高,保持水中较高的溶氧量和抑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预防观赏鱼“浮头”和“烫尾”。
如果在露天饲养观赏鱼,在降雨之后,即使原来池水不算太旧也要彻底换水。

因为当雨水降入鱼池表层,其温度比雨前池水的温度低,雨水会流往池底下层,而池底水会往上升。
如此上、下对流,使池内污物也随着上、下翻腾,加快分解速度,使水质恶化,严重时会出现鱼“浮头”或“闷缸”显现。
这时,观赏鱼食欲十分旺盛,还要提防喂得过饱把它们撑死了。
夏季捞来的鱼虫较易死亡,刚死而未发臭变质的鱼虫仍可用来喂1~2龄的观赏鱼。
要先喂死虫后喂活虫,否则观赏鱼吃饱活虫而将死虫留在水中,必然破坏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