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热带观赏鱼怎么养
淡水热带观赏鱼怎么养
在饲养淡水热带观赏鱼的时候,注意控制好水温,还需要控制好水的酸碱度,以及水的软硬度。
1、温度:
热带鱼喜欢的温度一般是24℃左右。

也是比较通用的温度,特殊的鱼类,特殊的情况除外,例如繁殖这样的情况,可能温度会有一些变化,那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用的就是24℃,保持温度的恒定很重要;
2、酸碱度:
也叫PH值,PH=7水呈中性水,PH在1~7之间,水质呈酸性,越靠近
1,酸性越强。
PH在7~14之间,水质呈碱性,越靠近
14,碱性越强。
通用的是PH=
7,但是如果要把一些品种养好,还需要注意特定的
PH,例如孔雀鱼喜欢弱碱性的水,PH在7~8之间比较适宜;
3、软硬度:
就是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钙镁离子含量过高,水质过硬。
这个指标很多朋友忽略了,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大部分的鱼喜欢偏软的水,有一些特殊的,如三湖慈鲷,喜欢硬水。
水质的软硬得看来源,有的地方自来水比较硬,有的还好,但是一般不会偏软。
软水需要养了一段时间才会,一般鱼缸里面放沉木或者榄仁叶,水就会偏软。
或者放入活性炭,吸附一些金属离子,同样也会把钙镁离子吸附掉,也能达到软水的效果。
这就是养好热带鱼3点关键性的水质指标,只要把这3点处理好了,相信大家也能养出一缸漂亮的热带鱼。
在养鱼的过程中,时刻也要关注这3个指标的变化,特别是养一些比较娇贵的品种,如七彩神仙鱼。
就更加需要注意水质的这3个指标了,一旦变化太大,鱼马上就出状况,所以不得不注重。
饲养淡水热带观赏鱼,养好水是关键。
天竺鲷类观赏鱼饲养方法
天竺鲷科鱼类是珊瑚礁区最大的夜猫族,和大眼鲷一样,它们也拥有一双适于夜间活动的大眼,因此有大目侧仔的俗称。
天竺鲷的行踪隐密,体型袖珍,体长通常小于10公分,却长著一张大嘴,稍侧扁的长椭圆形鱼体上,有两枚分离且直立的背鳍。
天竺鲷产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们以浮游动物、小型底栖动物或小鱼为食。

大部分的种类均有口孵行为,是海水鱼中极少见的例子。
此外,不少天竺鲷还有发光器的构造。
一、黄天竺鲷
黄天竺鲷,因其尾柄处有一圈黑色环带,又称环尾天竺鲷。
分布于印太平洋海区,水深范围约10-40米。
常躲在岩洞或岩礁周围的隐蔽处活动,夜间外出捕食甲壳类或其他无脊椎动物。
繁殖期间,雄性会停止进食,把受精卵含在口中孵化。
二、彩条玫瑰
非常适合珊瑚缸新手饲养。
成对或小群饲养,需要在300升以上的水族箱,并同时入缸。
对其他鱼都很温和。
放入珊瑚缸特别合适,不会骚扰珊瑚、贝类或无脊椎动物。
食物包括冻的动物性饵料,像糠虾、海虾及切碎的海鲜。
三、粉红天竺鲷
也叫血红天竺鲷。
产自印度洋的岩礁地区。
通常大群生活在珊瑚礁的上面,依靠珊瑚躲藏。
通体红色,大大的黑眼睛用来发现危险及找寻食物。
150升以上带洞穴的水族箱饲养,因为这种鱼喜静,游泳很慢,最好与温和的鱼混养。
喜欢藏在海藻及海草丛中,或长刺海胆的刺中。
如果缸足够大,可以小群饲养。
作为群体,它们会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不会争斗。
四、长刺玫瑰
四、长刺玫瑰
产自印度洋的岩礁地区,长条形,身体大部分是透明的。
透明的身体上有很多蓝色和黄色的点。
大大的黑眼睛有一圈蓝色。
50升以上水族箱饲养,带洞穴,与温和、行动优雅的鱼混养。
喜欢藏在海藻及海草丛中,或藏于长刺海胆的刺中。
如果缸大,可以成群饲养。
作为一个群体,它们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不用争斗。
需要均衡的肉类食物供应。
像饲料虾,薄片食物,海鲜,血虫及能让其吃下的鱼。
五、泗水玫瑰
也叫长鳍玫瑰、峇里天使。
银白色身体,黑条纹及白点覆盖身体及各鳍。
120升以上水族箱,带洞穴及温和的鱼混养,对这种行动优雅的鱼是最好的环境。
因为其对同种鱼具有攻击性,所以不要在一个缸放太多。
这种鱼比较容易繁殖。
当产卵后,雄鱼会把卵放在嘴里来保护。
应该喂食营养比较均衡的动物性饵料,根据其大小,可以喂食虾、海鲜、血虫及活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