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鲨观赏鱼怎么养
虎鲨观赏鱼怎么养
虎鲨观赏鱼怎么养,虎鲨是一种体型比较大的观赏鱼,由于该鱼的饲养难度不大,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因此有不少的玩家饲养虎鲨,但虎鲨的饲养问题是鱼友比较关注的话题。
那虎鲨怎么养呢?下面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吧。
单养虎头鲨,可选择面积2000m2-

3000m2,水深1.5m-2m的池塘,一般投放体长3cm-4cm的鱼种,每亩2000-3000尾。
每一个月主要投喂轮虫、甲鱼料、鳗料等高蛋白精料,以后就改投含粗蛋白27%的人工配合饲料。
也可用水葫芦、通心菜打成浆后拌碎玉米、豆渣搭配喂养。
3-4个月即可达750g以上。
混养时,在养鲢、草、罗非鱼的池塘里可搭配虎头鲨100尾/亩,既不影响主要鱼产量,还可亩增收虎头鲨70公斤-100公斤。
鱼病防治
烂鳍病:
症状表现为鱼的尾鳍、背鳍充血溃烂。
病因系感染细菌引起,病鱼不进食,大量死亡,是苗种阶段一种严重传染病害。
防治方法是进行池水消毒,可用15毫克/升甲醛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10-20毫克/升漂白粉药浴。
还可以在混合饲料中加入抗菌素类药物,每千尾鱼种每天用土毒素30-40片连续处理一星期,病鱼可获治愈。
小瓜虫病:水温20℃-24℃时易发此病,病症是体表出现白点,严重时产生脓泡,鱼体消瘦离群。
处理方法可用0.1-0.15毫克/升硝酸亚汞全池泼洒,3-4天再重复一次,小瓜虫会自动脱落。
观赏鱼绒状病的病原体介绍
当观赏鱼感染了绒状病,我们可以观察到鱼体身上有黄褐色到发灰色的雾状物,并且病鱼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观赏鱼绒状病主要危害淡水品种,并且会对鱼鳃造成严重的损伤。
观赏鱼绒状病涉及的主要寄生虫,是一种显微镜下可见的单细胞腰鞭毛虫,类似于在海水鱼中引起珊瑚礁鱼类疾病的鞭毛虫。

单个生物体呈梨状,在寄生期,用根状赘生物把自己贴在鱼的外层皮肤上。
细胞成熟时从鱼身上脱落下来,在水族箱底面上发展成胞囊。
在胞囊保护壁里面,每个单细胞重复分裂,4天之内形成64个细胞,分裂速度依温度而定。
当胞囊破裂张开时,这些细胞被释放出来,并且在几分钟之内发展成自由游动的带鞭毛的腰孢子。
腰孢子寻找新的寄主并贴在寄主的皮肤上,以此继续循环传染。
如果腰孢子在24小时之内没能把自己贴在鱼身上,它们就会死亡。
与很多病原体一样,寄生虫可以保持“低形象”,直到环境条件恶化。
例如卵囊最初形成时可以不分裂并且潜伏着达几个月,但是能成活。
通常卵甲藻传染的惟一显示是水族箱里偶然发生的无法解释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