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鱼缸第一次怎样养水
如果购买一个新的鱼缸来养鱼,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养水。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以下的步骤养水:

新鱼缸第一次怎样养水
1、鱼缸消毒:对于一个新的鱼缸来说,很有可能上面会带有一些有毒的物质。
因此,在养水之前需要先将对鱼缸进行消毒处理。
具体来说,可以先将鱼缸放置几天,然后用高锰酸钾来消毒。
之后在鱼缸中放满水,泡一段时间之后,将水都倒出来就可以了。
2、加入水:消毒过程完成之后,可以重新往鱼缸中加满水。
若是准备了打氧泵,可以将打氧泵打开,补充水中的氧气含量。
之后可以调节温度处于适宜的状态。
3、培养硝化细菌: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培养水中的硝化系统。
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硝化细菌。
有时候培养完善的硝化系统经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需要耐心等待。
4、试验:上述的步骤都完成之后就可以试验了。
可以先将一些小鱼放进去,看水环境是否适宜鱼类的生长。
在试验步骤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正式养鱼了。

如果购买一个新的鱼缸来养鱼,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养水。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以下的步骤养水:

使用新鱼缸应注意哪些方面
养殖观赏鱼最基本设施就是鱼缸,让观赏鱼生活在干净、无细菌、安全的鱼缸中,这是非常有利于观赏鱼成长的,但是一般新买的鱼缸很多养殖者并不知道该如何消毒、养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鱼缸该如何使用。
一、新买的鱼缸使用注意事项
1、浓盐水泡一天,清水冲干净后,加自来水并接上所有过滤及附属设备,通电全功率运转,同时水里加入高锰酸钾,加到水变紫色为止。
2、带高锰酸钾运转5小时左右,待水的颜色变成暗红色,此刻高锰酸钾药性已经被完全降解,再把水换掉,加入普通自来水。
3、开过滤,开气泵,泵气12小时后,就可以养水了。
4、等水变的清澈无比时,就可以放鱼了。
二、鱼缸养水的步骤
养鱼先养水,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
1、开缸
开缸是养水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础打得好不好,对将来有很大影响。
新的水族箱里放进自来水,经过曝气除氯、增氧,就可以放闯缸鱼了。
2、配置强有力的过滤系统,包括足够的滤材。
我们一般把滤材分为物理滤材、化学滤材料、生物滤材三大类,实际上,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滤材同时也有生物培养功能。
配置生物滤材的目的,是为了给各种菌类提供充足的附着表面。
在水族箱中,菌类的生长繁殖,如果受到生存空间的限制,就很难适应高密度饲养的负荷,利用滤材扩大菌类的生存空间,就能够获得比自然条件下更强大的自净能力。
3、充分供氧。
有机物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氧,会造成水体氧含量降低,不仅威胁鱼的生存,而且不利于好氧菌的生长和工作。
及时补充水中氧的损耗,在有机物浓度高的情况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硝化细菌是典型的好氧菌,在缺氧时无法有效氧化氨和亚硝酸盐,而氨和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也会造成鱼的死亡。
4、主动引进有益菌,可选择硝化细菌或复合菌投入水族箱。
硝化细菌无处不在,只要有适合的条件,它们就会繁殖起来。
但硝化细菌属于自养菌,必须在体内合成有机物,繁殖较慢,如果在水族箱内投入足量的硝化细菌,可以加快硝化系统建立的速度。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硝化系统便可初步建立起来,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也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时,就可以正式养鱼了。
二、系统稳定性
开缸后,一般最好是逐步增加饲养量,因为这时的生物系统尚未稳定,抵抗冲击的能力比较差,处理不好就容易出问题。
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过滤系统能力不足,或饲养密度和投饵量过大,有机物排放量超过了系统的自净能力,水体开始富营养化。
解决的方法,一是加强生物过滤,二是降低饲养密度和投饵量,另外,就是通过换水稀释,这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过度依赖换水来维持水质,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开缸后具体需要多长时间系统才能达到稳定很难说,也许一个月,也许几个月,有的水族箱甚至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影响系统稳定的因素很复杂,比较常见的是生物过滤系统薄弱,负荷能力不足,此外,随便增加鱼只数量或频繁更换品种;
饲喂不定时不定量;
不及时换水;
过度清洗滤材;
过滤器时开时停;
以及随便在缸内用药等不当的做法,都会妨碍系统的稳定性,甚至造成系统的崩溃。
三、对鱼儿的消毒
对鱼类的消毒方法为--药浴10至15分钟,期间要确保氧气充足,最好有气泵供气;
药浴期间发现鱼只有不良反应时应该马上换水或移入其他容器中,并充分供氧;
对于井水养鱼的人来说,不宜使用高锰酸钾来给鱼消毒。
这个浓度可以消除大多数病菌。
也可以使用百万分之15或百万分之20的浓度浸泡2个小时,基本上也可以全面消毒了。
消毒时建议采用鱼、草和器材分开消毒的方式。
切忌不可与井水或地下水等含有二价铁的水混合使用。
四、日常维护
再好的水也需要维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养水贯穿于养鱼的全过程。
水族箱的日常维护是一个大题目,包括鱼的饲养管理、水质监控、器材养护等方面。
不同鱼种的混养;
饲料的选择和投喂量;
鱼病的防治和检疫;
特殊鱼种对水温、PH值、硬度的要求,以及鱼的繁殖等,都属于鱼的饲养管理范畴,其中有些内容和养水有关。
过滤器、滤材、水泵、增氧泵等器材,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个良好的水族生态系统来说,水质的日常维护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控制好鱼的饲养密度和投饵量,保证过滤系统正常运转,再加上适时换水就可以了。
当然,对水温和PH值等也要注意观测,必要时加以调整。
观赏鱼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健康的成长,而这和平时我们各方面的护理是分不开的,对于新鱼缸的使用,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定期的换水、清洁鱼缸是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