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鱼有什么特征
月光鱼有什么特征
月光鱼有什么特征?如何饲养?
月光鱼又名太阳鱼、满鱼、剑尾鱼,胎鲱科鱼类。
月光鱼体长6~7厘米,头小吻尖,身体中段较粗壮,尾柄侧扁,从侧面看,整条鱼略呈菱形。

尾鳍圆扇形,是一类没有“剑尾”的剑尾鱼。
雄鱼略小于雌鱼。
雄鱼臀鳍棒状,雌鱼臀鳍正常,这是两性外形的主要区别。
月光鱼也是卵胎生种类,怀胎期3~4周,每次产仔鱼最多可达80条。
体色以金红色为主,也有变异、杂交育成的带黑斑和泛蓝色的品种。
生活习性上近似于孔筐鱼,喜欢中性至弱碱性的水,适宜水温22~28℃,但也能耐受较低的水温。
它们自身不具有攻击性,可以成对或成小群饲养,也能跟其他性情温和的鱼共养。
饲养时能接受颗粒饲料,但更偏爰活饵,尤其在繁殖期间,多给活食和略微调髙水温有利于亲鱼的发情。
月光鱼游动迅速、灵活,食量大,排泄也多,水族箱的过滤系统运作良好时才能保证水的清澈。
如果水族箱中不养其他鱼,在水中加入微量食盐对它们的健康有利。
养此鱼时水草种得太多会妨碍它们的活动,但适量的水草可以防止鱼儿跃出水面。
月光鱼是喜欢跳跃的种类,水族箱的水位高时,顶盖一定要盖好。
如何繁殖月光鱼?
月光鱼一般5~6月龄性腺成熟。
雌雄鱼具有同样美丽的体色不易区分,主要区别在臀鳍,雄鱼的臀鳍演化成输精器;
雌鱼腹部膨大,近肛门处出现大黑斑时即为临产征兆。
繁殖适宜水温26%
C,水硬度9°左右。
水族箱底应铺放卵石或水面漂浮水草,以便刚出生的仔鱼藏身也可在特制的小笼中产仔。
在饵料充足、水质良好的情况下,雌鱼经30天左右就可繁殖一次,初胎10~20尾,以后逐渐增加,最多时可产200余尾。
月光鱼繁殖
月光鱼繁殖,首先确定月光鱼公母,月光鱼怎么分公母尤为重要。
月光鱼繁殖期,适宜水温比平时略高1—2℃,26℃为最佳温度。
同时需在水中铺一些水草,将公母鱼按比例放入水中。
待鱼发情,母鱼腹部逐渐肿大,出现黑色胎斑,公鱼不断追逐母鱼,止到母鱼体内受精交配结束。
当发现母鱼胎斑变大且黑,肛门突出,可将公母鱼分开,母鱼可捞入另一个专用水族箱内待产。
月光鱼繁殖,满足性成熟月龄在5~6个月。
母鱼第一次产卵,幼苗大概在10~20条之间,之后母鱼产卵数量达到80条/次左右,一般情况下40天可繁殖一次。
待母鱼出现肛门两侧暗红色,躲在角落很少活动,即为临产征兆。
月光鱼吃什么?产卵后的小苗颜色慢慢由灰黄色转变为红色,第一天刚生出的小苗不易马上喂食,等第二天都游起来时喂食最佳。
根据鱼的数量适宜喂食,1小时内吃光最好,大概喂食2次/天即可。
月光鱼繁殖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1、月光鱼繁殖期间尽量不能使母鱼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下,以防止母鱼吃刚产出的卵。
2、月光鱼母鱼肚子达到透过光照可清晰看出母鱼体内粉红色鱼卵时,需将母鱼于其他鱼种隔离,最好用小鱼缸单独放母鱼。
3、母鱼生产中避免受惊,防止在生下后吃小鱼。
母鱼生完后需放回原专用水族箱中,小鱼单独生存
4、小鱼生存的水中建议两天更换一次。
可将小鱼缸中的水倒出一半,再从大缸中添加水,前后温度差不超过2°
5、小鱼差不多30天左右(一个月)长大,之后可于亲鱼混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