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饲养用什么容器
观赏鱼饲养用什么容器
观赏鱼饲养用什么容器,饲养观赏鱼的容器必须满足观赏鱼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便,易于观察和欣赏。
目前常用的观赏鱼养狱容器有缸、池、盆、箱等儿种。
无论哪种容器.内壁一定要光滑,以免因粗糙而擦伤鱼体,感染疾病。

小型水泥池体积大,适于庭院、花园和公共场合养鱼,可放养数欣多、生命力强、不容易患病、容易饲养的鱼类。
水泥池的大小和形状按实际需要和条件而定。
生产性鱼池以长方形为宜,金鱼池深50~70厘米,热带鱼池深70~80厘米;
池底砌成斜坡,在最低处设一坑,坑底设一排水管,通向排水沟,管口班盖筛网防止逃池边离顶10厘米左右设置溢水口用纱网防止鱼逃走。
一般在公园、宾馆、企业作展示的观赏鱼池,其样式要以美观大方和管理方便为原则。
池中用石筑成假山,山中凿坑垫土,种植花草树木等景物,设喷水管形成各种水流或瀑布。
池底铺各色鹅卵石,构成美丽的水底景色。
木盆或陶、泥、瓷缸和瓦盆是较早的一些饲养容器,此类容器透气性能好,在正常密度下饲养,不易缺氧,而且由于搬动方便,其设置的数皿和位笠随惫性强,但采光较差,不适宜饲养需强光照的鱼类,尤其是某些热带鱼;
对一些以侧视观赏为主的观赏鱼.不能观赏到鱼体的头、腹、鳍及晶莹闪光的鳞片和飘逸的舞姿。
目前常用的有木盆、黄沙缸、天津泥缸、宜兴陶缸、江西瓷缸等容器。
玻璃缸有圆形、扁圆形、椭圆形以及太平鼓形等。
一般体积较小,宜饲养体形小、活动范围不大的观赏鱼,如淡水鱼类中的金鱼、孔雀鱼、红绿灯鱼头尾灯鱼,海水鱼类中的雀蝴科鱼类等,但较适合于淡水小型观赏鱼。
玻璃缸形状美观,易换水,移动方便,无接缝而不漏水,无框架结构,不妨碍视线,不会因生锈和腐蚀而污染水质。
适于室内小型饲养,供桌上观赏。
其缺点是体积小,深度浅,氧气供给不足,对光的折射率不一致,在观赏鱼时体形容易变形,故不能长时间饲养。
饲养观赏鱼用得最广的还是水族箱。
依制造材料不同,水族箱可分为塑料、玻璃、钢化玻璃、有机玻璃和特殊玻璃水族箱等数种。
市场上有现成的产品,也可依需求定做特殊规格和要求的水族箱;
水族箱不但造型丰富,功能上也越来越完善,出现了带有过滤、照明、加热等系统的微电脑调控的全套缸。
塑料长期浸在水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对观赏鱼生长有不利影响因此塑料水族箱用得不多。
玻璃水族箱表面坚硬、光滑、透视性好、价格便宜、应用较广。
玻璃水族箱形状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大小视饲养对象而定,一般深、宽比例多为2:
1。
有机玻璃水族箱形状、规格可参照玻璃水族箱。
这种水族箱相对较为轻便易破碎,透视性好。
但它质地软,不能承受较大压力,不宜制作大型水族箱则,盛水后容易变形。
此外,有机玻璃不耐摩擦,一旦与硬物摩擦划痕,长久擦拭,表面会变得粗糙而降低透明度,有碍观赏钢化玻璃水族箱除有玻璃水族箱的优点外,还经过了炭化加热处理,所以,钢化玻璃水族箱的耐冲击强度为普通玻璃的4-5倍,适于经常搬动。
市场上出售的特殊的有机玻璃水族箱分P.C.有机玻璃水族箱和水晶有机玻璃水族箱。
这种材料的水族箱硬度高、透射度好、不反光、不雾化、没有偏光,且可塑性高,能配合各种造型变化,在制作过程中采用高频一体成形,绝对不漏水,是目前高档的水族箱。
许多开放式大型水族馆的大缸或海底隧道都采用这种材料,只是价格较高。
自控式水族箱由两部分组成,上部盛水养鱼,下部是水质、水温自控设备。
其优点是能够自动使水族箱内的温度恒定在最适宜范围内,水质保持清澈透明,箱底无残饵和排泄物的积存.水流速度可根据水质污染程度进行调节。
水族箱摆放的位置最好是阳光不易直射,安挣,便于管理,靠近电源而远离电器用品。
再根据环境的色调、要求与摆设决定所需水族箱的样式和造型。
观赏鱼绒状病的病原体介绍
当观赏鱼感染了绒状病,我们可以观察到鱼体身上有黄褐色到发灰色的雾状物,并且病鱼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观赏鱼绒状病主要危害淡水品种,并且会对鱼鳃造成严重的损伤。
观赏鱼绒状病涉及的主要寄生虫,是一种显微镜下可见的单细胞腰鞭毛虫,类似于在海水鱼中引起珊瑚礁鱼类疾病的鞭毛虫。

单个生物体呈梨状,在寄生期,用根状赘生物把自己贴在鱼的外层皮肤上。
细胞成熟时从鱼身上脱落下来,在水族箱底面上发展成胞囊。
在胞囊保护壁里面,每个单细胞重复分裂,4天之内形成64个细胞,分裂速度依温度而定。
当胞囊破裂张开时,这些细胞被释放出来,并且在几分钟之内发展成自由游动的带鞭毛的腰孢子。
腰孢子寻找新的寄主并贴在寄主的皮肤上,以此继续循环传染。
如果腰孢子在24小时之内没能把自己贴在鱼身上,它们就会死亡。
与很多病原体一样,寄生虫可以保持“低形象”,直到环境条件恶化。
例如卵囊最初形成时可以不分裂并且潜伏着达几个月,但是能成活。
通常卵甲藻传染的惟一显示是水族箱里偶然发生的无法解释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