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鳞片上有白色的毛
龙鱼鳞片上有白色的毛
龙鱼鳞片上有白色的毛,这个很有可能是因为龙鱼患了水霉病导致的,这个也是真菌病之一。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
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
水质较清的水体中生长较好。
对寄主也无严格选择性,各种饲养在水族箱内的动物,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造成此病的因素大约有:
1、外伤、局部的组织坏死;
2、是水温剧烈变化(龙鱼抵抗力下降,组织变坏);
3、是在季节交替时易发生;
4、是卵堆积(造成局部缺氧,卵膜开始腐烂被感染);
5、动物性饵料长期浸泡发生变质,为病菌繁殖提供温床和爆发条件。
水中自由游动的水霉的动孢子侵入伤口或卵膜,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迅速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坏死,这种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但发病也很快,能够在短时间造成瘦弱、鳞底出血、鳞片锈蚀、直到死亡。
死后不久水霉繁殖特别快,所以水霉具腐生性,对与饲养的爱龙是最大的潜在杀手。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於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母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粘膜、鳞片、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
龙鱼在饲养的时候,注意水霉病的问题。
银龙鱼爱吃什么食物
银龙鱼爱吃的食物是有很多的,银龙鱼是属于肉食性的动物,饲主需要多多注意饲养的相应方法。
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
可以说,银龙鱼吃的东西很杂,可以喂蟑螂的,不过最好别直接捉家里的,要买鱼市上处理过的,也可以喂小鱼、鱼虫等东东,至于吃了蟑螂可以变成金龙鱼是胡扯,金龙鱼跟银龙鱼是不同的两种鱼。

要想银龙鱼长得好而且颜色好看,可以喂活虾,也可以喂新鲜的有鳞的小鱼苗。
如果长期喂泥鳅一类的无鳞鱼,会造成后背发黑发暗的效果。
1、20厘米以上的银龙鱼吃什么?
20厘米以上的银龙鱼此时已长大很多,身体的各免疫力也有所提升,银龙鱼吃什么在此时就更加重要了,20厘米以上银龙鱼投喂技巧:
①可以喂食一些较大的鱼、虾生饵。
②可以适当喂食泥鳅、昆虫等。
但要注意,喂食泥鳅时,因为龙还不是很大,所以要将泥鳅剪成一小截一小截的。
至于昆虫像蟑螂,一定要保证它们不带有细菌。
③可以投喂活饵。
活饵身上会经常带有细菌,喂食给龙鱼时,很容易造成龙鱼感染,并且很容易造成银龙鱼龙须折断。
所以不建议常喂食活饵。
④投喂的量还是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2、15厘米左右的小银龙鱼吃什么好?
15厘米左右的小龙鱼可喂食正常的面包虫和小虾(小虾最好去掉虾剑)、也可以投喂1.5厘米的小鱼。
此时的银龙鱼生长速度很快,自然也是很能吃的,15厘米以上银龙鱼投喂技巧:
①除喂食一些小河虾外,可以适当投喂1.5厘米到2.0厘米的朱文景、小虎皮。
②适当增加喂食次数与量。
以七分饱为主,每次喂食要观察小龙,如果肚子有些鼓并且吃食不是很迅速,那说明银龙鱼饱了。
作为龙的主人,一定要仔细观察它,不要让它饿着也不能吃太多,从小就养成少食多餐的发习惯。
3、12厘米以下的银龙鱼幼鱼吃什么好?
12厘米以下的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这时主人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小虾(一定要去掉头尾,最好是剥成虾球投喂以免硬壳伤其肠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12厘米以上银龙鱼投喂技巧:
①常喂面包虫会使银龙变得挑食,所以建议偶尔喂食一次面包虫。
②因为银龙鱼还小,而小河虾的硬壳很容易做伤到它的肠胃,所以喂食之前一定要将小虾的头尾去掉。
③喂食次数。
要少食多餐,有利于幼鱼的消化,一天可以投喂四次。
饲养银龙鱼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