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痘疮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ID:6446972025-07-02关注人数:6009
观赏鱼痘疮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观赏鱼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其病原体是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由于此病流行不广,甚少发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视。

一、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
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
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
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
二、治疗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
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观赏鱼体表溃疡病的病原体介绍
观赏鱼鱼体表溃疡是观赏鱼的常见疾病,主要危害乌鳢、加州鲈、齐口裂腹鱼和大口鲇等,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
当水温在15℃以上,该病就会开始流行。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等。

嗜水气单胞菌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中轴端直,0.5~0.9m×1.0~
2。
0m,单个散在或两两相连、能运动,极端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革兰氏染色阴性。
温和气单胞菌菌体大小为0.3~0.5μm×0.8~1.3μ
m,两端钝圆,单个、成对或短链,有运动能力,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无荚膜,革兰氏阴性短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