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夏季缺氧原因解析
观赏鱼夏季缺氧原因解析
夏天我们会经常看到鱼池里的鱼出现浮头的情况,其实常见的浮头原因就是鱼儿在水中缺氧造成的,但是为什么夏天会更容易出现鱼儿缺氧的情况呢?
一、温度越高
鱼类的新陈代谢越旺盛,而新陈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就鱼本身而言,就需要大量的氧气。

二、鱼类排泄出的粪便和残饵增多
由于夏季处于鱼类的生长旺盛期,每天投喂的食物很多,排放的粪便也很多,这些在分解的时候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三、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
夏季的水温往往比较高,而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特点所决定,随温度的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会随之减少。
有关数据显示,在0℃和20℃时,氧气的溶解度分别0.049和0.031。
水中溶解的氧气对鱼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夏季应该在早中晚和喂食前后分别开启增氧设备。
观赏鱼感染疾病的生物因素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观赏鱼被感染到疾病的几率大大提高,有哪些生物性因素会让鱼儿感染疾病呢?
一、病原体
观赏鱼的病原体有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这些病原体是影响观赏鱼健康的罪魁祸首。
在鱼体中,病原体数量越多,鱼病的症状就越明显,严重时可直接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鱼病病原体传染力的大小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居、繁衍以及从宿主体内排出的数量有密切关系。
水体条件恶化,有利于寄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其传染能力就较强,对观赏鱼的致病作用也明显。
如果利用药物杀灭或生态学方法抑制病原体活力来降低或消灭病原体,如定期用生石灰消毒,或投放硝化细菌增加溶氧、净化水质等生态学方法处理水环境,就不利于寄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对观赏鱼的致病作用就明显减轻,鱼病发生机会就降低。
因此,切断病原体进入养殖水体的途径,根据观赏鱼类的病原体的传染力与致病力的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将病原体控制在不危害观赏鱼类的程度以下,减少观赏鱼类疾病的发生。
二、藻类
一些藻类,如卵甲藻、水网藻等,对观赏鱼有直接影响。
水网藻常常缠绕观赏鱼幼鱼并导致死亡;
而嗜酸卵甲藻则能引起观赏鱼发生打粉病。
三、敌害
观赏鱼的敌害主要有鼠、蛇、鸟、蛙、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蛭、青泥苔等。
这些天敌,一方面直接吞食观赏鱼而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它们已成为某些观赏鱼寄生虫的宿主或传播途径。
例如,鸥鸟可将复口吸虫病传播给其他观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