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怎么办
鱼刺怎么办
如果养鱼是短期没有氧气泵,那么可以投入一些增氧的药片,提中水中的氧含量。
如果是长期没有氧气泵,那么就需要降低饲养的密度,同时尽量减少水草的料。
因为夜间水草会进行无氧呼吸,就会掠夺水中的氧气,造成缺氧导致鱼的死亡。

如果有条件的,可采取流动的活水,不断进行水的替换,可以保证氧气的供应。
招财鱼掉鳞怎么回事
解决方案
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的漂白粉浸浴。
更换养鱼的水:
用更加清洁的水,最好在用之前用太阳晒晒。
可以使用进口黄粉进行药浴:将鱼放在黄粉水里,切记水不要将鱼完全淹没。
4种常见病
1.白点病
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
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
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面,投饵不食。
防治方法:根据小瓜虫在水温25℃以上不易繁殖、28℃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可将水温缓慢地升高到28℃,静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开始脱落,及时更换新水,病鱼即可康复。
也可选用O.05—0.07%的红汞药液放在10千克水中,将病鱼浸洗5—10分钟。
2.肤霉病
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
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
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
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
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可选用O.03克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溶于10千克水中,病鱼浸洗3—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后,放入水族箱中。
多次用药才可痊愈。
3.烂鳃病
其病原体是粘球菌。
患病个体鳃部溃烂并附有较多粘液,严重时鳃丝溃烂形成一个个圆洞,病鱼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可选用3—4片土霉菌,溶于100千克水的水族箱中,低浓度浸泡,多次用药后可痊愈。
4.烂鳍病
其病因是由于水质不良导致细菌侵染所致。
病鱼各鳍腐烂,皮肤干涩无光泽。
有时,也可能是鱼体相互撕咬,鱼鳍破损又遭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可选用0.02克呋喃西林粉,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分钟。
也可选用呋喃唑酮3—5片,溶于10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
或选用土霉素5—8片,溶于10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30分钟。
金鱼怎么分公母
1、体型区别:
龙睛金鱼的体型和它的性别有关。
一般公鱼的体型细长,而母鱼的体型短圆。

将不同性别的鱼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差别。
2、胸鳍区别:一般来说,公鱼的胸鳍要长于母鱼,并且胸鳍的末尾更加尖一些。
而母鱼的胸鳍更短,胸鳍的末尾更加圆润。
在繁殖期的时候,母鱼的胸鳍上还会出现白点。
3、繁殖期差别:除了胸鳍的区别以外,在繁殖期公鱼和母鱼的行为也会有区别。
两者相比,公鱼在繁殖期要更具活力,喜欢游动,而母鱼则要安静许多,游泳的速度也很慢。
4、腹部区别:一般来说,公鱼的腹部相对于母鱼来说要硬一些,从腹部到尾巴能看到明显的硬棱。
而母鱼的腹部要更加柔软,硬棱也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