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缺氧小妙招
鱼缸缺氧小妙招
鱼缸缺氧一般可以直接用氧气泵,24小时给鱼缸打氧。
如果没有氧气泵,在鱼的密度不高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把内置的过滤器水泵的出水口提高到水面往下一点的位置,让鱼缸的水面形成一个波动的水流,这样能适当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如果鱼缸里有种植水草,可以提供适当的光照,利用光合作用可以形成一定的氧气。

为了避免鱼缸缺氧,平时注意要勤换水,避免旧水中的细菌和水藻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导致鱼缸缺氧。
其次,需要适当降低鱼群的密度,减少氧气损耗率。
鱼缸增氧泵的使用方法
增氧泵的外形不知凡几,但原理都大同小异的,以最常见的为例,由软管、电机、调气阀等部件组成。
安装好后,通上电,把软管和调气阀相接放到鱼缸里就完工了。
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鱼缸打氧泵一般要放在较高的地方,好让管子通到鱼缸的底部。
每天打氧的时间不用太长,保持在2-4个小时就可以了,最好时间错开打氧气,白天2小时,晚上2小时。
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或是炎热的夏天,需要多开几个小时保持氧气充足。
如果缸内有水草的话,在傍晚多开1小时为宜。
鱼缸底部用底砂还是底泥好
鱼缸中若要使用水草进行造景,那么底部自然是要铺设一些泥土砂石的,只是对于水族爱好者来说,究竟是用底砂还是用底泥可能是个问题,这里说的底沙是指以硬质颗粒构成的沙石,底泥是指以泥土为原料,未经烧制的软质底泥。
一、底砂的使用方法一般地,在种植以粗大根系为主的俶草类水草时,使用沙石类底沙更有利于水草的生根及呼吸,也有利于固定水草,防止水草因厌氧菌繁殖而导致底根腐烂等。
但对于爬地类、蔓延类的水草,沙石类就难以达到其生根蔓延的条件了,而底泥可完美的模拟这一类水草的生长环境,使其快速繁殖。

所以,不同的水草要选用不同的底沙底泥才能达到其生长的最佳条件。
当然,如果选用专用的
ADA、尼特立等价格昂贵的底泥来进行草缸造景,就不存在以上问题,因为此类进口底泥不易崩解,易透气,兼容了石质与泥质底土的优点。
水草泥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把鱼缸清洗干净并放置好,然后把相应品牌的水草泥进行铺设。
铺设的方法一般是需要均匀的放在鱼缸的底部。
然后再使用一种FLEX水族箱的多功能工具,也就是清洁刮削器,辅助性的把泥铺平整就可以了。
其次我们需要把FLEX水草能量进行均匀的安置,然后再把相应品牌的水草泥进行均匀的铺好。
再次我们需要进行装饰,就是在鱼缸里面放入石头,使之成为景色。
然后我们需要进行水草的种植,这里我们可以到指定的地点或者是花鸟鱼宠市场上去购买一些水草。
如果有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到河边去寻找。
最后需要向鱼缸里面注入水,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不能够向里面倒入水,这样可能会导致鱼缸里面的泥土不均匀。
一定要使用缓冲力。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把鱼缸里面的一些残渣清除掉,这些都是一些细节的工作。
鱼缸底砂选择
鱼缸底砂有起头、提升状态、稳定水质、美观等的作用,是硝化菌等有益菌的温床,有利于分解鱼类粪便及碎屑,清洁水质。
鱼缸底砂的厚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首先应能将植物固定,特别是那些株形和叶形都大的水草需要种植到足够深度才不致浮起,块茎类水草的块茎要能够充分埋入,其次是作为过滤层供给有益细菌附着的面积足够大,以满足生物过滤的需要。
这两个因素中将植物固定所需的厚度较容易掌握,而给予有益细菌提供作够的附着场所则较难以衡量,一般认为底砂的厚度应达到5cm左右,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然后具体的情况就要根据鱼缸的用途来确定就可以了,比如养虾的底砂可以薄一点,大约3cm左右即可,养水草就要厚点5-6cm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