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能和鱼一起养吗
娃娃鱼能和鱼一起养吗
娃娃鱼和其他的鱼类不适合在一起混养,要知道娃娃鱼它的性格是比较凶猛的,还会吃鱼类。
中国大鲵(学名Andriasdavidians)是大鲵属的一种,俗名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

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
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新华社华盛顿2018年5月21日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俗称“娃娃鱼”的濒危物种中国大鲵并非一个种,可能存在5-8个种。
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
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
它在捕食的时候很凶猛,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突然张开大嘴囫囵吞下,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
[3]
成体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有时还吃小鸟和鼠类。
有趣的是,它还善于“用计”捕捉一种隐藏在溪中石缝里的石蟹,利用石蟹两只大螯钳住东西便不轻易松开的特点,将自己带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缝之中,诱使石蟹用螯来钳。
一旦发现石蟹“中计”,便立即将其顺势拉出。
[3]
由于新陈代谢缓慢,食物缺少时其耐饥能力很强,有时甚至2-3年不进食都不会饿死。
9-10月活动逐渐减少,冬季则深居于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块下冬眠,一般长达6个月,直到翌年3月开始活动。
不过它入眠不深,受惊时仍能爬动。
娃娃鱼它的皮肤比较光滑,而且可以用肺呼吸。
怎样分辨蝾螈和娃娃鱼
蝾螈和娃娃鱼之间有很高的相似之处,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存在一定的区别,那么怎样分辨蝾螈和娃娃鱼?
首先体型区别,蝾螈的体型跟娃娃鱼对比要小,一般蝾螈身长是7到
8cm,娃娃鱼长度可以超过1m以上,娃娃鱼稍微要胖点。
其次眼睛区别,娃娃鱼眼睛很小,还被眼皮遮挡住,无法看到眼睛,蝾螈眼睛却是往外面突出。
然后颜色区别,蝾螈身体颜色淡,很丰富,娃娃鱼颜色单一。
另外在娃娃鱼小的时候可以看到明显的腮部,蝾螈就无法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