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观赏鱼常见病害
热带观赏鱼常见病害
热带观赏鱼常见病害,热带观赏鱼虽品种繁多,各有特定的生长需求,但不像锦鲤和金鱼那样娇嫩,其本身流行疾病很少,因此不易患病。
只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活习性加强养殖管理,就能保证它们健康生长。
热带观赏鱼常见鱼病

热带观赏鱼养殖得当不易发生鱼病,病害虽然也有真菌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物理性等几种,但病害总量不多,常见的病害有低水温引起的小瓜虫病、水霉病,饵料不适或投喂不当引起的肠炎病,以及水质不洁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热带观赏鱼患病原因
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主要表现在养殖管理环节上,有些管理不当可能只会影响鱼的观赏性,但如果养殖环境不符合所养品种生长特性或管理不到位就会引起鱼病发生。
(1)水温:
热带观赏鱼对水温要求较高,有生长温度下限,水温低于下限时首先影晌生长,其次引起鱼病发生,水温过低还会引起直接死亡。
(2)养殖环境:包括养殖用水的含氧量、酸碱度、咸度和水体洁净度,以及光照、水族箱配景等。
如果养殖环境达不到所养殖品种正常生长需求,就会影响其正常新陈代谢,出现身体不适,降低对病害抵抗力而发生鱼病。
(3)养殖管理:包括放养密度、加水、换水、喂养、操作等。
热带观赏鱼一般喜食鲜活动物性饵料,野外捕捞的鲜活饵料未经消毒易引起鱼病发生;
密度过大、饵料不适或投喂不足,可使鱼食欲减退引起体质衰弱发生鱼病;
水质污染,易使病菌繁殖,侵害鱼儿发生鱼病;
操作不当,碰伤鱼体易使病菌侵入引起鱼病。
将患病水族箱的用具不经消毒或将患病鱼直接混入健康鱼混养,均会引起交叉感染鱼病。
热带观赏鱼病害预防
(1)合理喂养,使鱼身体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投喂定时、定量,鱼饵宜少不宜过多。
投喂的鲜活饵料一定要先过滤、消毒,禁止投喂腐败变质饵料。
(2)对水体环境要不断观察与检测,随时调节水的酸碱度,保持水温稳定、合理光照等,使之符合具体品种健康生长要求。
(3)发现病鱼及时捞出治疗、单养,同时对未患病鱼消毒或换掉原有养殖用水。
对患病鱼的养殖缸体、缸内设备、捞鱼工具等彻底消毒后,才能换上新水饲养。
影响观赏鱼生长的八种水质
一、水温过高。
过高的水温会影响鱼类生长,每种鱼都有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因此,夏季若水温超过鱼类生长适宜温度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二、水的透明度过大过小。

一般富营养型水和鱼池肥水,透明度多在30—40厘米。
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则说明浮游生物很少。
均不适宜鱼类生长。
三、水中溶氧过低。
鱼类生长最适宜的溶氧为5—8毫克/升。
当水中溶养低于2毫克/升时,要采取增氧措施。
四、恶水。
水色淡红或棕红,水面出现浮沫或油膜,水发生异味、异臭时,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
遇此情况,应放掉恶水,加注新水。
五、水中pH值过高。
水中pH值宜在6.5—
8。
5,当水中pH值低于
5。
5,淡水观赏鱼,或高于10时,均不能作为渔业用水。
六、水中营养盐类含量过高。
水中营养盐类的多少与鱼类生长密切相关。
如水中硝酸盐最易被绿色浮游植物利用,一般含量宜保持在1—2毫克/升。
若超过3毫克/升就易造成水中缺氧,而致鱼类死亡。
七、水中溶解气体含量过高。
水中的二氧化碳是浮游生物必需物质,但含量不能过高,一般宜在80毫克/升以下,若过高对鱼类危害极大。
八、水中有害物质。
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氰、酚、汞、铬、铅及石油类等,不仅使鱼类中毒,人吃了中了毒的鱼也会中毒。
因此,应严这些污水进入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