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疖疮病的病因及防治
观赏鱼疖疮病的病因及防治
观赏鱼疖疮病属于细菌性疾病,最初是观赏鱼的皮下肌肉组织发炎引起的,之后,就会出现类似溃疡的脓疮和浮肿。
那么观赏鱼的疖疮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又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病因

病原体:
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
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微米×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无荚膜,无芽孢。
琼脂菌落呈圆形,直径2~3毫米,灰白色,半透明,最适培育温度25~30℃。
二、症状
皮下肌肉组织发炎,有类似溃疡的脓疮、浮肿。
脓疮里有大量的脓、血和细菌。
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开裂。
严重时肠子里亦充血。
三、治疗方法
1、预防
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
药物消毒,用2克/立方米水体呋喃唑酮药浴鱼体30分钟,可消毒受伤部位,防止细菌感染。
2、治疗
内服磺胺类药物,混合饲喂,连用5天;
内服呋喃唑硐,每天1次,混合饲喂,连用20天。
内服抗生素类,连用10天;
氯霉素,连用5~10天;
四环素,连用10天。
内服氟哌酸,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
①预防此病应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外伤。
②待脓疮成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
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疱者捞出单独治疗。
③大型鱼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万单位或用药液冲洗疮面。
观赏鱼怎么分类
观赏鱼怎么分类,观赏鱼的种类复杂,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欣赏视野的开阔,观赏鱼的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原本供人们食用的经济鱼类.因其具有观赏价值而成为观赏鱼中的新宠,如金鳃等;
而一些原本属于养鱼池中的敌害鱼类(常被称做野杂鱼)却成了新兴的观赏鱼,如麦穗鱼等。

因此,观赏鱼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1.按观赏鱼对生活水温的要求分类
热带观赏鱼:
在热带地区生长发育的观赏鱼类,包括热带海水鱼和热带淡水鱼。
冷水观赏鱼:对水温要求比较低的观赏鱼类,通常适宜在寒带地区生长发育。
温水观赏鱼:主要是指金鱼、锦鲤等在温带地区生长发育的鱼类。
2.按观赏鱼时生活水体盐度的要求分类
海水观赏鱼:包括热带观赏鱼和冷水观赏鱼的一部分,主要是生活在近海和深海中的观赏鱼类。
由于海水观赏鱼对饲养条件要求极高,过去家庭很少饲
养。
但随着养殖设施的改进、养殖技术的提高以及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海水观赏鱼也逐渐进人了家庭,成为家庭养殖的新宠。
淡水观赏鱼:主要包括金鱼、锦鲤等温水性观赏鱼及其他一些观赏鱼。
它们生活在淡水水域里。
目前,人们广泛养殃的是热带淡水鱼。
其中,有些原本属于海水鱼类,或生活于江河人海口水域的鱼类,但是经过人们长期的驯化后,已经适应了淡水生活,人们也将其视为淡水鱼。
咸淡水观赏鱼:主要生活在江河人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处,目前已不再将它们单食独划分,因为许多品种经过驯养后可以在淡水中或在海水中饲养。
3.按人们对其认知程度分类
可分为常见观赏鱼和野生观赏鱼。
野生观赏鱼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食用鱼养殖中的敌害鱼类。
4.按观赏鱼的经济价值分类
按观赏鱼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经济价值又可分为普通观赏鱼和名贵观赏鱼。
5.按照习惯分类
按照通常习惯,人们又将观赏鱼划分为以下几类:金鱼、锦鲤、龙鱼、热带鱼、海水鱼、冷水鱼、古代鱼和其他野生观赏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