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好观赏鱼
怎样养好观赏鱼
怎样养好观赏鱼,水,对于淡水热带观赏鱼是生死攸关的首要条件。
水的软化度、酸碱度、温度及生熟度,四个因素对热带鱼的影响很大。
下面将简谈四个因素:

1.水的软硬度。
一般讲我国各大中城市的供饮用水,绝大部分是河水或水库水,硬度在5左右,对热带鱼的生长较为合适,所以一般来说水的软硬度可不于注意。
但水的软硬度对鱼类的繁殖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彩神仙和红莲灯等均在硬度为0-1的水质中产卵;
阿根廷珍珠和一些卵生瞰鱼科的观赏鱼,只能在硬度为0的水中存活;
南亚、东南亚水域中的热带鱼则繁殖于硬度5左右的水中。
我国南方城市,广州、佛山的水质较软,对七彩神仙,红莲灯等南美产的娇小鱼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繁殖条件。
北方城市,如北京、天津的,水质稍硬,繁殖此类鱼种则很困难。
近年来,由于水族器材及药品的不断更新,人们可以在各种条件下配制出各种酸碱度、软硬度不同的水质。
此外,水的软硬度对鱼体的色彩也起着一定的影响,比如,蓝七彩神仙在硬度为0的条件下,呈淡蓝色,而在硬度稍大的水中呈鲜蓝色或湖蓝色。
鱼体的柔韧性也有明显的变化。
养鱼者可以长期使用磁化水龙头,这是一个减低水的硬度的好办法。
要指出的是,北京有些地区(其他城市也或许有)抽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此种水往往含矿物质过多,水的硬度极大,则不宜养热带鱼。
2.水的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是目前饲养高档热带鱼中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有着长期饲养七彩神仙的鱼迷们对此问题处理得颇好。
如北京中山公园举办的鱼展,已成功地孵出两批蓝七彩神仙的雏鱼,长势良好,现已同游人见面。
目前我国南北方的淡水及饮用水,ph值有着一定的差异。
南方如广州等地的饮用水,ph值要低于
7,是养殖七彩神仙的理想水质。
北京的水ph值在7左右,属中性水,黄鳍娼、偏幅鲳等半海水鱼,在广州不易养好,而在北京却活泼健康。
世界范围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从产地上分,主要是两大系统。
即生长在南美洲各淡水水域和东南亚、南亚淡水水域的两大类热带鱼。
其中,生长在南美洲水域中的品种。
大多喜生息在ph值低于7的弱酸性水质中,而生长在东南亚、南亚水域中,包括生长在北美洲南部水域中的鱼种则多喜生息在ph值为7的中性水质中。
3.水的温度。
在北方,冬春季养鱼,水的温度亦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一般规律,低档热带鱼在22-25C生长良好,而中、高档热带鱼则需25-
28C,最高可至32C。
雏鱼比成鱼需要的水温略高;
身材娇小、体色鲜艳的鱼种比身体壮硕、体色调单一的鱼种水温要略高;
病鱼比健康鱼水温要略高;
高档鱼比低档鱼水温要略高。
由于有些水族器材质量较差,加之有些中小城市时有停电的现象,所以选用略大的水族箱,则相对安全系数要高一些,因为大型水族箱水温下降要慢得多。
另外,有些鱼迷冬季在水箱内安装几个加热器,怕水中温度不均,其实无此必要。
因为在同一水箱内,水温不均则有利于热带鱼的生长,这是过去一般养鱼书刊尚未谈及的。
4.水的“生熟度”。
这个因素对热带鱼,特别是高档热带鱼有着很大的影响。
初饲者往往大惑不解的是,在水箱内困了若干天的“老水”,温度也合适,兼鱼就是不活。
这主要是水太“生”,用行话说太“楞”的缘故,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的中高档新热带鱼品种不断拥入我国市场,几乎每年都推出十来个新品种。
这些中、高档观赏鱼品种对我国的水质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比较“生”的水是很难存活的。
特别是在北方的各大城市,高档热带鱼都是经空运而来,水质较“生”,死亡率很高。
我国已饲养多年的“虎皮”、“神仙鱼”、“曼龙”等,由于对生活环境早已熟悉,一般均好饲养。
目前有经验的养鱼行家和水族商店,“侍候”高档鱼也无甚高招,主要靠几缸“老水”。
这里所谓“老水”,不是指困过几天的水,而是指养过鱼的水。
观赏鱼肠炎的分类介绍
1、内寄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通常难以和内寄区分开来。
眼睛,体色,神态,与内寄几乎相同。
只能从食欲和粪便来区分,内寄的鱼食欲不减,肠炎多数厌食或拒食。
内寄的粪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肠炎的鱼很少有便,或是脓样白便。
2、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的鱼表现为厌食或拒食。
神态呆滞,有时伴有体色变暗或发黑。
大多时间表现出离群,面壁状态。
粪便多数为散便,或脓样白便。
3、水质变化过大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鱼的表现是体色发黑。
缩鳍。
聚堆。
粪便表现多为拖便,最长可达10公分左右。
4、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此类肠炎表现除了发黑,缩鳍和聚堆外,最大的特征是腹涨。
是肠炎中最容易死鱼的。
粪便多为脓样白便,也有拖便的。
观赏鱼昏睡病的病原体介绍
观赏鱼感染上血鞭毛虫后就会出现无精打采、游动不正常,看上去像是在昏睡一样的症状,并且鱼体还会逐渐变得消瘦、鱼鳃发白的症状。
观赏鱼昏睡病的病原体为隐鞭虫
Cryptobiasp,现在也包括锥体虫Trypano-somasp。

隐鞭虫和锥体虫都是具有茸毛状鞭毛的单细胞生物体,因此得学名“鞭毛虫”,它们作为寄生虫生活在血液里。
有危害的隐鞭毛虫有两根鞭毛,而完全没有危害的锥体虫只有一根鞭毛。
要在血液涂片上看到这种寄生虫,需要用到少300倍的显微镜。
两种寄生虫都是经第二寄主—水蛭传播的。
鞭毛虫无害地生活在水蛭的肠内,水蛭叮咬时将其传到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