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怎样繁殖
观赏鱼怎样繁殖
1、雌雄配对:
想要繁殖观赏鱼,首先要确保鱼儿已经性成熟,没有性成熟的鱼儿是无法产卵受精的。
确保鱼儿性成熟后,需要将雌雄亲鱼进行配对,配对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二者养在同一个缸里,雄鱼会追逐雌鱼,等到一起游的时候,就说明配对成功了。

2、控温充氧: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环境,要注意控温和充氧。
和日常饲养不同,繁殖期间,温度最好上升1-2℃左右,这样更有利于雌鱼的产卵,同时对鱼卵的孵化也有一定帮助,如果温度比较低,氧气也很缺乏,就会导致鱼儿难产。
3、及时隔离:通常在获得受精卵后,需要及时将亲鱼隔离起来,如果是卵胎生的鱼,生出小鱼后也要和母鱼分开,不分开的话,亲鱼有可能将鱼卵或小鱼吃掉。
哪些观赏鱼不能放生
1、清道夫:
清道夫是一种常见的工具鱼,而且也是外来的入侵物种,所以是不能放生的。
很多人觉得清道夫的生命力顽强,晒干了只要有水也能活,其实并非如此,作为热带鱼,它在野外的适应能力并不是很好,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将其放生。
2、雀鳝:雀鳝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对我国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所以是万万不能放生的。
而且这类鱼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是比较凶猛的肉食鱼类,一旦放生就会轻松称霸。
3、金鱼:金鱼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鱼,由于培育历史悠久,品种是很多的。
但众多培育的品种中,只有少数可以适应水质不好的环境,大多数都很娇气,放生后根本活不了,会成为其它动物的一顿美餐。
观赏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
1.硬度
硬度是反映水中含钙盐和镁盐的多少。

大部分观赏鱼适合生活在酸碱度接近中性、含矿物质较少的软水中,饲养者必须重视养鱼用水的选择和处理。
2.二氧化碳
水中二氧化碳是由鱼的呼吸和水中植物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它是一种有害物质,当其中含量超过水中自养菌和水草光合作用的吸收能力时,有害性就会显露出来。
减少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增氧泵充气和水循环系统,为水中增加氧气,减少水中二氧化碳合量
3.溶解氧
指水中溶解氧气的多少。
水中含有溶解氧的量,直接影响观赏鱼的摄食、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活动。
溶解氧含量的多少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有关资料表明,当水中氧含量低于0.5亳克升时,鱼就会把头浮于水面呼吸氧气。
所以平时要了解观赏鱼的耗氧情况,通过增氧泵调节水流大小或漬洗、更换过滤器来调节水中的溶氧量。
4.硫化氢
它是由水族箱中鱼的残饵、粪便等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当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过高时,会破坏鱼的呼吸系统,引起鱼室息死亡。
因此,经常做好水族箱的清洁卫生工作是减少硫化氢产生的有效途径。
5.氨气和亚硝酸盐
氨气也是由于水族箱中鱼的粪便、残饵等分解产生的有毒物质,它最大的致命性是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水中含量达到1毫克丹时,鱼就会中毒死亡。
一般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生物细菌来分解水中的亚硝酸盐,这在市场上可以买到。
但是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定期换水,保持水族箱水体的干净,降低有害物质的危及程度。
不同水质对鱼的影响
所谓生水、新水、陈水、老水和回清水,这些都是养鱼人称呼不同水质的术语。
1生水指未经晾晒处理过的清洁水,如刚从水龙头里放出的自来水或刚从井里打出的井水等都称生水。
其水温通常与养鱼池(缸中)中的水温相差较大,特别是自来水中含氧气较多,对观赏鱼危害极大,使用后轻则出现中毒,引起歪头、脊柱弯曲、感冒、诸鳍末梢充血等,重则很快中毒死亡。
2新水自来水、井水或泉水,经过日晒静置沉淀48小时以上与鱼池(缸)水温相近的干净水就称为新水,也叫熟(伏)水。
这种水的水温和含氧量均上升,有害气体全部挥发掉。
3陈水指鱼池(缸)中底部含有鱼粪便、污物的脏水,包括池(缸)中长期未经换用的养殖用水。
4老水是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水的统称。
其中以嫩绿色水为最佳其次老水。